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第一文圣 > 第44章 圣道之言

第44章 圣道之言(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过,两人却未曾发现,听到他们谈起“归隐”之事,陶时之脸上的笑意有些凝固。

“这首诗文,仅仅只写出先生的冰山一角而已,至于气节,学生眼光短浅,方才未能理解,惭愧……”

见到两位夫子越说越离谱,徐小岳终于忍不住开口道。

他真是为这两位夫子担忧,如此不懂得揣摩人心,再说下去,恐怕又得被吊一晚上了。

“哦?你觉得老夫说的不对?”

“小岳,你诗文写得的确不错,但是,这话我等不服!”

见到徐小岳如此贬低自己,施平与杨林都忍不住为其打抱不平。

“闭嘴!”

不过,就在两人绞尽脑汁想要吹捧之际,陶时之冰冷的喝声突然将其打断。

施平与杨林一愣,当即悻悻收声。

“你说,方才目光短浅,没能理解我?”

陶时之面带笑意,看着徐小岳。

“先生大志,学生方才只看到一角,的确惭愧至极。”

徐小岳轻声回道。

“哦?那你说说看。”

陶时之饶有兴趣,他感觉,眼前的少年,似乎与他以前见过的所有人都不同。

“先生是隐士不假,但是,为何会被称为著名隐士?”

徐小岳低声道。

“因为他平日高调,喜欢多管闲事!”

施平与杨林相视一眼,心中默默的回答。

陶时之面色一凝,沧桑的眸子中,涌起一抹异色。

“这足以说明,先生退居归隐,实属无奈之举,实则,心中依旧放心不下天下万民!”

徐小岳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听到这话,施平与杨林一阵愕然。

如此大义,已经不仅是气节高尚所能形容了,难怪他们在说到陶时之归隐时,后者神色有些不自然。

但是,两人不由的有些担心,徐小岳的此番话语,或许会勾起陶时之心中的痛楚。

陶时之深吸一口气,面色肃穆,却透着一抹深深的无奈之色:“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此言出自孟圣,却与陶时之的此景极为契合。

听到这话,施平若有所思,他能体会到陶时之话音中的无奈。

杨林也是为之触动,仿若看到了陶时之一人,在朝堂上,以一己之力,对抗左相与其羽翼的孤独。

然而,左相终究势大,哪怕是大儒陶时之,也难以撼动。

最终,在对战蛮族的决策上,左相驳回陶时之的主战之意,采取和谈,却令得大魏丢失两州之地,无数生灵涂炭。

事后,陶时之孤身一人,走过那两州之地,怒斩三位蛮尊,近十万蛮族将士,浑身浴血,回归朝廷,当朝指骂左相。

最后,帝后手持玉玺,将陶时之与左相分隔开来,这才避免了两位当世大儒的一战。

空有一腔热血,却被强行压制,无处发泄,陶时之文心震动,半圣之道,毁于一旦!

此事过后,陶时之含愤退隐。

见他半圣之道断绝,左相终于可以高枕无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徐小岳缓步上前,与陶时之并肩而立,目光悠悠,顺着其视线望向远处,仿若穿过了千山万水,见到了在朝堂上为万民请命的孤寂身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陶时之低喃一声,神色微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徐小岳缓步而行,如同梦呓般的低喃声缓缓响起:“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陶时之心中一动,文心微微颤抖,眼神一片迷茫。

见到陶时之这般模样,施平与杨林面色万分肃穆,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打扰到两人。

“何时而乐耶?”

陶时之喃喃低语,目光看向徐小岳,眸中竟然有着一抹……求助之色。

“其必先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徐小岳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轰隆!”

话音落下,陶时之文宫中响起一道霹雳,眼神中的迷茫之色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乃是无比清澈。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与此同时,一道声音在无数文人脑海中响彻而起。

这一刻,整个五国文人都为之沸腾。

他们仿若在脑海中看到一道苍老而又伟岸的身影。

“圣道之言,有……有人悟出圣道了!”

“天佑吾族,百年了,我人族终于即将增添一位半圣!”

“拜见半圣!”

无数文人,对着声音来源之处跪拜而下,虔诚无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