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6章 民俗是要传承的(2 / 2)
剩余的才是粗粮,实际上你多买细粮。
商店的阿姨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能从犯人手中买大米。
“过年的时候初一到初五,天天有电影。”..coM
“还有犯人干警,以及内卫武景的各种戏曲表演。”
说起小时候的年味儿,江启鸣浑身放光。
不是说成功人士回忆当年,都是忆苦思甜么?
但是你瞧江启鸣,似乎记吃不记打啊。
回味那个年代,都是美好的人生呢。
“至于说冰雕和雪雕,那更是不胜枚举,到八十年代中期以后。”
“开始讲究经济效益了,新生农场也就失去了往日的荣光。”
那时候国家拨款少了,开始各种成本核算。
少年的江启鸣不懂,为什么很多福利都没有了。
“我记得离开新生农场到县里上学之前,过年前一定要杀牛宰羊还要杀猪。”
“不管有钱没钱,肉家家都有份的。这大概是当时,最好的福利了。”
那时候没几家有冰箱冰柜,也就没有人会囤货。
多买的也就是两三斤,多了都要坏了。
“那时候城里还都是凭票供应呢,省里面很多部门,包括地委行署那边。”
“都需要新生农场给送大米,当时新生农场的大米最好吃。”
说起少年时代,江启鸣侃侃而谈,似乎充满了幸福感和回味。
但是说起李梦娇的少年时代,却没有那么美好了。
李家老爷子是在七十年代后期,才恢复工作的。
江启鸣一挥手:“林业局没钱办这些,我们办!什么叫乡土民俗?”
啊?私营企业搞这些?孟黑子还真没见过。
连程总等人,也都没有见过呢,太破费。
“如果逢年节,仅仅是家人坐在一起,吃点饭喝点酒。”
“没有了民俗风情的回味,谁还能眷恋家乡呢?”
某人的脑回路清奇啊,总是能想到不一样的。
即便是他的妻,李梦娇还是跟不上他的思维模式。
刚刚还回味,转眼间就要重塑当年,啥情况?
程晓丹愣了一下:“还真是,我的家乡年节的时候就比较沉闷。”
“也许乡镇里面会很活跃,但是在山村里死气一片。”
这妮子,倒是跟江启鸣有了一点共鸣。
其实李梦娇有点同情程总,当年有想法也不敢说吧?
要不说千万别走错路,否则真的会被人盯死的。
“活跃的年轻人都到乡镇去了,有的甚至去县里去市里。”
“所以对我来说,少年时代的回忆模糊不清,甚至已经想不起来了。”
绝大多数的普通乡村都是如此,十九站乡何尝不是呢?
如果没有林业局在的话,估计也是沉寂,没有生机。
江启鸣正色道:“所以我们要把那些风俗习惯,都捡起来。”
“民俗是要传承的,我记得孟爹是少数民族!”
孟黑子笑了:“没错!张楠鄂伦春名字西克腾,精神而敏捷的意思!”
“孟香鄂伦春名字叫伊丽娅,是花儿的意思。”
西克腾、伊丽娅?鲁倩倩笑道:“伊丽娅的名字好美!”
的确很美,忽然想起总是一抹愁绪的孟香。
按理说那丫头很幸福的,偏偏总是强说愁呢!
江总一笑:“渔猎民族的习俗需要传承,找人缝制鱼皮衣。”
不简单!居然还知道鱼皮衣呢,李梦娇再一次被男人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