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 > 第70节

第70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两家时常暗地里别苗头,迎亲那天,施琅身穿黄马褂,本想让富鸿基跪拜自己。往富家去却发现富家看着并无喜事,院子里头还到处是泥,脏了施琅一行人的鞋不说,富鸿基出门以后,他还得跪拜富鸿基,弄得自己满身污泥,两家不欢而散——富鸿基曾经替皇上监国,皇上赏了个“铁鼻”,凡见者必须跪拜。

如今施琅得授福建巡抚,去商讨台湾事宜了,和他一派的人还在朝中,都想看李光地的笑话。

李光地充耳不闻:“牛痘之效用远胜人痘,是一大创举,皇上理应嘉赏,臣这里还有乌雅氏亲笔所书奏折一封,里头写了牛痘相关事宜。”他从怀里掏出来一张奏折,递给了梁九功。

康熙:“念。”

梁九功:“皇上圣安……”

过后的东西底下的朝臣们都听不进去了,他们都惊呆了。

什么牛痘?乌雅氏?哪个乌雅氏?宫里头的德妃不就是乌雅氏?乌雅氏的儿子今年才几岁就会写走奏折研究牛痘了?

他们听到后头才知道,原来不是乌雅博启,而是乌雅云秀。

梁九功刚念完奏折,还没来得及合上交给康熙看,底下的大臣们就走出来抗议:“皇上,怎么能让一个女人出来掺和政事?”

“是啊皇上,自古以来朝堂上都不曾出现过女人,这女子深居宫廷,缘何突然开始插手政治?”

“古往今来最忌讳的就是后宫与前朝相通,乌雅氏这是犯了大忌讳!合该处罚才是!”

……

康熙坐在龙椅上,听着他们在底下申讨云秀不该参与政事,心里不知怎么的,忽然想要发笑。

他从来都不觉得什么是一个女人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当年他八岁登基,皇帝三岁登基,都是稚龄之年,如果不是皇祖母悉心扶持,在后宫保护着他和皇阿玛,这会儿大清的江山早就换成别人坐了,还轮得到他们在这里长篇大论。

底下这些人不过是觉着自己的利益被侵犯了而已,他心里有数。

可他就是要云秀上折子,他们反对有什么用?有能耐他们也整出牛痘来!

这是利在千秋的事情,往后史书上都要记一笔的,他雄心勃勃想要做大事,想要成为朱元璋那样的皇帝,难道因为朝廷百官几句风言风语他就会停止吗?

底下的大臣们吵成了一团,他坐在上面神神在在的。

不过也有替云秀说话的:“虽然是个姑娘家,可能发现牛痘,也能付诸实验,最后证实可行,这不是很好的事情么?”

比起吵起来的那些大臣,站在最前面的那些人几乎都闭嘴不言,心里头猜测着头顶上皇帝的想法。

康熙问:“索额图、明珠,你们两个怎么看?”

他点到人了,索额图和明珠也不得不站出来。

索额图心里头并不想让云秀得到什么好处,原因无他——太子。

乌雅氏如今已经是德妃,她的孩子更是已经抱养给了佟皇贵妃,皇贵妃位同副后,若是德妃和皇贵妃联合起来,一个有宠,一个有权,那么四阿哥身份上就等同于半个嫡子,还有德妃为其在皇上跟前说话。

而太子呢?除了是太子,以及皇上的舐犊之情,其余什么都没有。他们年前把小赫舍里氏送进了宫,可那孩子才十一岁,又不能侍寝,在皇上跟前也说不上什么话,更加不能照顾太子,只有等她年纪大了才能派上用场,中间的这一段时间就是空档,绝不能让乌雅氏占了便宜。

他想明白以后,就说:“古往今来参与政事的女子不多,昔年吕后、武皇等大多都被诟病,更何况乌雅氏一个小小的宫女?更何况折子里头所说,接种牛痘的都是壮年男人,他们本身接种人痘的存活率就极高,这所谓的实验数据,并不十分可信。”

“明珠,你呢?”

纳兰明珠站出来:“臣和索大人意见不同。”且不说相同不相同,就算他意见相同,也会说不同。

皇上要他们互相对立,他们彼此都心知肚明。

纳兰明珠说:“如今的问题不是女人不女人的问题,而是更快研究牛痘是否有效果,索大人说实验数据并不十分可信,那就得拿出更多的数据出来佐证,若是佐证后并不如实,乌雅氏也能称得上一句贤良,身在后宫,心系百姓,若是佐证如实,那更是一件好事。”

康熙沉吟了半晌,说:“那就叫乌雅氏继续研究,等待结果。”

底下的大臣们松了一口气。

#

院子里,云秀啊了一声:“所以皇上叫我写折子是想做什么?”

她还以为康熙觉得她完成了目标,准备兑现承诺,所以才暗示自己,让自己递折子上去呢。

庆复坐在边上,听了这话就替她解疑:“是在给你铺路呢。”

如今牛痘在成年男人身上的实验已经初见成效,剩下的就是验证女人和小孩,尤其是小孩,可皇上总不能悄没声儿地弄小孩子过来种痘吧?早晚要曝光,还不如皇上自己来。

更何况今堂上大多讨论的都是女子参政的问题——他们不知道皇上答应云秀的只是格格的身份,还以为云秀往后要和他们一样议政。

“这些日子御史文官都快疯了一样上折子参你和德妃,还有旧事重提,把你祖父的事情翻出来的,你都不要在意,皇上心里头有数。”

云秀摆摆手:“我当然能想明白了,我也不傻。”康熙这不就是先把预期的目的抬高,朝臣们拼命反对,等到后头再提一个略微低一些的要求,他们不就也捏着鼻子同意了吗。

云秀问:“除了这个,应该也有别的东西让我知道吧?”庆复过来总不能只是和他们形容一下朝臣们怎么跳脚?

庆复说:“当然不是,是给你送研究对象来了。”

原来前几天理藩院侍郎才提有许多蒙古部落干旱受灾,正在迁徙,一般这样的迁徙都是拖家带口的——蒙古部落的女人和孩子是相当重要的,迁徙途中必定会带着。

而在理藩院侍郎明爱提起迁移之事的前一天,工部才奏过,由于要修建景山内的各处房屋宫殿,“修造甚属草率,所用钱粮太多”。③

刚结束三藩之乱,又要对台湾动兵,国库很是吃紧,要安置这些蒙古部落必定要花很多的银子,要建造房屋安置流民,要提供饭食,还要给予明年所要用到的牲畜和钱粮。

“皇上都快愁坏了,本来想着说交于八旗蒙古分驻,后头不是想到牛痘么,就遣人去问了部落的人是否愿意尝试接种牛痘。”

云秀愣了一下:“他们敢尝试吗?”这么新鲜的东西,轻易可能就没命的。

庆复说:“不试也得试啊,指望着皇上救济他们呢。”虽然不试也会得到救济,可蒙古部落总想着跟皇上多亲近一些不是?草原上大大小小的部落几十个,要是不跟皇上亲近,谁还记着他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