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2 / 2)
“什么?”邱天差点跳起来,“没炸着人吧?”
“人没事,但人家不算完,报警了。”
“……这是啥准头?鱼雷不往河里扔,扔人家院子里干啥?”邱天若有所思地皱眉,突然话音一转,“他不会是故意的吧?”
大姐眼睛朝屋里瞟去一眼,点头小声说,“是。”
“为啥呀?”
院子里明明没啥人,大姐却又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大伯母背着大伯把人领家里了。”
什么玩意?!
邱天睁大眼,脑子里过山车似的斗转直下又斗转直上,倏忽想起那个红肚兜来。
果然,大姐印证了她的猜想,“那男的跟大伯母好了几年了,每次大伯母都趁大伯不在,往晾衣绳上挂个红肚兜,然后那男的就……”
邱天瞠目结舌,怪不得每当农闲时候,那红肚兜就不挂了,原来是因为大伯在家她不方便啊。
“幸好这几天你没回去,最近村里传得难听得很,你回去了也是生气。”
“我生啥气?丢脸的又不是我。”邱天不以为然地说。
大姐一噎,不得不承认邱天这么说虽没心没肺了些,但也确实是这个理。
“那俩人还过不?”邱天平淡地问。
大姐皱眉摇头,“不知道,大伯被带走了,大伯母天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也不知在干啥。”她突然一跳,捏着邱天的手问,“她不会想不开吧?”
邱天:“那不能,她都身经百战的人了。”
大姐:“……”
“这女的也太不要脸了,大伯对她够好的了,居然跟那个马脸……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邱天义愤填膺地说。
“别说了。”大姐扯她袖子。
“做都做了还不让人说?”
恰在这时,身后传来骆一鸣带恼的声音,“玉珍,邱天还是孩子,你跟她说这干啥?”
话音未落,姐俩已经挺直上身,不约而同端正坐好。
邱玉珍眸光闪了闪,咬唇不言语,邱天赶紧抖机灵,起身抱着大外甥就走。
“我带大成子出去玩!”
徐梅的事让邱天觉得特别膈应,细想她第一次看到红肚兜的年头——大伯这是戴了多久的绿帽子啊。
话说邱东山虽做了挺多年懒汉,但是自从娶了徐梅,那就是标准的勤快好男人,在北角村早就扭转了印象,故此这事一出,虽有极少数人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可更多人却是替邱东山鸣不平的。
年前邱天回家的时候,大伯已经被放了回来,但赔偿在所难免,毕竟炸毁了人家的东西。
事情闹成这样,邱天以为大伯会跟徐梅离婚,或者眼不见为净把她撵走拉倒,可大伯却没这么做,两人仍然在一个屋檐下待着,只是那徐梅仿佛突然之间有了羞耻心,很少出门了。
###
1977新年过后,再开学邱天升入初二,今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年底将恢复高考。
这一次的高考史无前例,不仅是对错误的拨乱反正,也对考生放宽了政审条件和家庭出身的限制,邱天多次暗示米兰和邱玉珠捡起书本好好学习,就差把恢复高考的事告诉她们。
米兰似乎是听进去了,把邱天学过的课本都要了过去,邱玉珠却说她很忙没空学。
直到10月21日,恢复高考的消息正式出台,举国兴奋,邱玉珠这才跟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开始认真准备起来,然而一个月的时间,对于丢下学业许久的人来说,属实是太过仓促。
一个月后高考如期举行,邱天认识的人里很多都参加了,米兰和邱玉珠自是不消说,骆一鸣竟也加入了高考队伍。
还有谢红。
邱天没参加这次高考,毕竟今年她才读初二,而且据她所知这次高考是不公布分数的,这令她很没有安全感,所以她打算参加隔年7月份那次。
考完后,邱天迫不及待问米兰考咋样,米兰说感觉还可以。邱天一想也是,荒废了这么多年才恢复的高考,题目必定不会很难,且米兰是老早就在准备的,邱天觉得她应该能考上。
然而年前县招生委员会公布的名单里,她和三叔从头看到尾,连找了三遍都没找到米兰的名字,也没有邱玉珠。
骆老师考上了,邱天自是高兴,然而刺眼的是,谢红的名字也赫然在目。
这货怎么考上的?!
这时候的高考不公布标准答案,也不公布成绩,就连录取线也不公布,只由招生委员会根据考试成绩和招生计划,按一定比例确定初选名单。
所以米兰的落选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即使不是成绩,也极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再说这次高考虽说放开了政审条件和出身限制,但也并不意味着是绝对放开……
这些都不好说。
邱天有点后悔了,或许她不该鼓动米兰参加高考,她低估了这个时代的残酷,虽然这次高考对于大多数来说是机会,可对于仍在囹圄的人来说,无疑是又一次阵痛啊。
傍晚,邱天和三叔先去了趟邱玉珠那儿,可压根没见到她的人,工友说她一大早就出去了一直都没回来,邱天便猜到她大概已经知道自己落选的事了。
邱玉珠要强,这种时候还是让她独处比较好,叔侄俩便打道回北角村。
刚进村,三叔就对邱天说,“一会儿你就别见米兰了。”
邱天一愣,刚要问为啥,一抬眼看到米兰已经迎面走了过来,她穿了件枣红色棉袄,脸被寒风吹红,显然已在这儿等了许久,女人眼眸中那无法忽视的期待和不安,令邱天心中不忍,她赶紧扭头去看三叔,后者面无表情,唇却紧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