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2 / 2)
今年的岁末却是难得的欣喜,不仅北蛮之事告一段落,慕明然便不用常去朔北,而且难得家人团聚于英国公府。
往年皆是她做些安安爱吃的菜式,抱着她等着蜡烛燃尽,便当作一年守岁结束。
今年她专程做了一桌子菜式,兄长从未去过江南,便做了许县人每逢年节常吃的年糕。
明枝刚踏进小厨房,便看到一个宫女慌张地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明主子,小主子,小主子在宫里出事了,殿下甚是生气,您快去一趟。”
自从安安会说话后,便有了自己的小想法,她一向喜爱书本,也喜欢尚书房的师父,便央着明枝送她去读书。
裴渊知晓她心中的不安,便每日清晨派车来接,到了傍晚时分再把安安送来。
短短一月,明枝已然察觉了安安的逻辑和说话的思路也变得分外清晰,她的心底不由得高兴,但是没有想到却在年末的最后一天出事了。
她被侍女焦急的情绪所引导,连衣裙都未换,头发也是简单的轻挽发髻,鬓边的碎发在一侧飘荡。
当她坐上去往皇城的马车,心底却产生了浓浓的困惑。
什么叫出事了?裴渊是因为安安调皮生气还是因为别人欺辱了安安生气?
当她再次问道宫中侍女时,她只是摇了摇头,怯懦地说道:“文公公便是这般与奴婢说的,其他奴婢不知。”
不对,裴渊总是对安安多有纵容,就算安安犯错也不至于这般生气,那定是有人趁着宫人不注意的时候,欺负了安安。
明枝想到此处心中的焦虑便升了起来,皇城中充满了阴暗的角落,安安还是一个小姑娘,也不知伤到了何处。
但她却猛然想起,自从上次朔北的宴席之后,她便总是避着裴渊,大抵是逃避现实的懦弱心态。
这丝小心思便被心忧安安的情绪所覆盖。
当她慌张地跑到东宫时,宫门内的景象却使得她愣在了原地。
第六十六章
此时的东宫仿若寻常京城的寻常人家, 门外贴着安安写的不甚熟练地春联,宫门外挂着两个金丝绣成的红色灯笼。
稚嫩的楷书,苍劲有力的行书写成的各式福字贴满了东宫的门窗。
而在远处殿前抄手游廊下, 裴渊穿着一袭暗红色水波暗纹的衣袍,虚抱着安安, 他的脸颊上满是平和与耐心, 骨节分明且修长的大手握着安安粉嫩的小手不知在写些什么。
看着他们父女这般融洽的样子,明枝心中的担忧和焦虑在这一刻瞬间烟消云散, 竟是骗她来此处。
方才心底的一丝怯懦使得她不想上前去, 曾经她对裴渊满是心意,现在却不知该如何回应, 既然躲了他这般久, 明枝转身便要离去。
裴渊却在明枝气喘吁吁地跑到宫门前的时候,便看到了她, 本以为把她逼到这里,怎料她还是不愿踏出这步。
安安却是心头有一丝担忧, 在心中暗想道:“难道是因为与爹爹一同骗了娘亲, 她是不是生气了?”
两人便不约而同地追了出去。
“阿娘!”
“枝枝!”
明枝的脚步先是一停, 随后便快步走到了轿子中, 因着紧张,心脏却是怦怦跳个不停,她赶忙吩咐道:“回英国公府。”
但轿子并没有动起来,明枝便知晓是裴渊对着车夫下了命令, 毕竟羊入狼口,哪有离开的道理。
随着深蓝色的车帘被人缓缓掀开, 明枝看着裴渊俊俏的面容在她的面前愈发清晰, 今日他暗红色的衣衫仿若嫁娶之日般俊朗, 仿若下一刻便要拜堂成亲一般。
裴渊见明枝的眼神在他的身上久久停留,似是愣住了一般,他眼里却是流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得意的神情。
明枝一向喜欢他的面容,今日他专程挑选了许久,果然还是入了她的眼。
裴渊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嘴角带着一抹浅笑,沉声问道:“枝枝在想什么?”
“在想与你成亲。”
明枝无意识说出的话语,却是使得裴渊的心弦被猛然拨动,眉眼之间的欣喜却是比当上太子那日还要强烈。
当明枝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的时候,脸颊刷的一下变得绯红一片,她的甚至都感觉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裴渊都能听见。
忽然裴渊的手臂,揽住了她的腰肢,在逼仄且无法躲避的车厢内,明枝只得紧紧靠在他宽厚的胸膛之上。
“枝枝,你可知孤有多欢喜。今日骗你本就是孤的错,但除夕佳节家家户户都团圆在一起。纵然这么多年都是孤一人过,但有了你们之后,今年的心底却总是空落落的。”
明枝听着裴渊心脏愈发快的跳动声,她想起方才满是忧心,揪着他的衣襟,怨怼地说道:“方才我真的会被你们吓到去见祖宗。”
忽然裴渊的手指捂住了她的嘴唇,沉声说道:“不可说这般话。”
明枝只得颔首,但裴渊的手却并未放下,只听他继续说道:“孤知你在担忧什么,日后没有妃妾,没有庶子,只有你与安安。这偌大的皇宫只住着我们一家三口不好吗?”
明枝却是被猜中了心底所思,她的眼神飘忽不定,温暖的小手扯下裴渊的大手,低声说道:“今日我还专程给哥哥做了年糕,安安一向喜欢,我要去再做一些。”
她已然不知自己该说些什么,话语之中都是磕磕绊绊地胡言乱语。
忽然她的下颌被裴渊轻柔地捏着,她眉眼微低,感受着裴渊淡淡的呼吸声在她的头顶响起。
裴渊却是不甚满意,他缓缓抬起明枝压低的头顶,随着明枝的面容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她的眼睛却是不敢他。
“枝枝,看孤。”
裴渊轻柔的话语使得明枝睫毛轻颤,事已至此,她再也没有逃避的地方了。
明枝缓缓地看向裴渊,尽管马车之中甚是黑暗,但明枝却意外地发现了裴渊眼底的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