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起源(2 / 2)
缅甸最后只得将蒋介石告上了联合国,蒋介石无奈,最终撤走了6000余名在缅甸的国党军。而奉命留下的国党军则又被中国解军围剿了一阵子,最终只剩下3000多人。
此时这支部队又成了没娘的孩子,回归大陆不成,遣返台湾不要,留在缅甸挨打,投靠泰国被骗,彻底沦为没有国籍的存在。走投无路的国党残余力量在指挥官段希的指挥下,开始了以兵贩,以毒养兵的道路,正式揭开了金三角贩黄金时代的序幕。
无所不在的“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此时出现了,美国中情局和台湾国党策划让这些残军部队种植鸦片以养生计。他们首先是扩充兵力,到1953年初部队及眷属增至3万多人。其次是扩大地盘,他们先后占领和控制了缅甸掸邦的孟萨、孟杨、莱蒙、景栋和孟蒙等地,形成了一个地域面积比台湾大两倍的控制区。
他们插手鸦生产,征税设卡,称霸于金三角地区。为维持军队不断扩大的需要,他们积极鼓励控制地区的少数民族种植罂和生产鸦,由其负责收购并进行加工和销售。他们向罂种植者征收农业税,向鸦经营者征收商品税,向外来的商人征收交贸税、入境税和保护税。
插一句, \\app \\ 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国党残部从事鸦贸易,一方面是为“反攻大陆”做准备;另一方面,鸦收入不但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也是高级军官及其眷属奢侈生活的保证。
他们在泰国首都购屋买地,官太太们经常出入曼谷的高级场所。虽然他们居住在金三角地区的穷乡僻壤,但生活的奢华程度依然不减当年。
不过普通士兵的收入却相当可怜,他们每个月的兵饷只有两盾缅元,不及官太太们在曼谷餐厅里给侍者的一次小费。因此不少士兵想去台湾,认为在异国他乡流血卖命不如去台湾当苦力。
为了稳定军心,增加士兵军饷,国党残部不断扩大鸦片生产,至50年代中期,“金三角”缅甸地区的鸦产量已增至600吨,罂种植面积已扩大至60万亩以上。
鸦除运往台湾和当地少数民族吸食部分以外,其他部分则销往东南亚、欧洲和美国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