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2 / 2)
陆晚风死在梅雪云的手中,那时候梅雪云的精神已经不大正常,又怀着对陆晚风的恨意,陆晚风死后,这枚南海珠就落在了赵谦的手中,这么多年才终于见了天日。
阮临霜被风吹得咳嗽两声,她对柴筝道,跟你学的,贼不走空,难得去宫里一趟,走时不顺便带点东西总觉得吃亏。
于是她就将这件宝贝给顺了出来。
梅雪云似乎被这颗硕大无比的珠子吸引了全部注意力,她这一生过于传奇坎坷,论起来元巳都比不上,柴筝双手将盒子递出,原本就是前辈的东西,现下还给前辈。
僵持了好一会儿,梅雪云没敢伸手来接,再度看见这样东西,她的表情一瞬间显得知足和超脱。
恩恩怨怨多年心结,没有解开同死人的结如何解得开,却忽然放下了。
错不在她,也不在陆晚风,当年的人心高气傲学不会信任,都以为时间还长,会永远跌跌撞撞走下去,谁知生离与死别都是一瞬之间,她最需要陆晚风时,陆晚风自以为那颗南海珠会让她开心。
人心隔肚皮,谁能猜得到谁呢?
前辈,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阮临霜轻轻地开口。
梅雪云好似一瞬间恢复了正常,既不是宫廷中那位半人半鬼,自己跟自己说话的神经病,就连方才那种执迷不悟的疯狂都散去,她收回目光,淡淡地看了阮临霜一眼,同你一样的毒。
书上所载,长忧炼制不易,要有青铜鼎的配合,最富贵的人家,最厉害的大夫,一次也只能炼出三颗,能用的场合不多,最后这些人要么服了解药,要么都死了,阮临霜又问,前辈吃过解药吗?
梅雪云极为缓慢地摇了摇头。
===第136章 完结===
小姑娘, 我给你说个故事吧。 梅雪云如此冷静的站在众人面前,与片刻之前的她产生了巨大的对比。
郑清和有些害怕现在的情况,他又厉声提醒了一句, 前辈, 你别忘了你跟陛下有承诺在先!
梅雪云冷笑着问,承诺?你知道我与赵谦有何承诺?
这句话也是赵谦教的, 赵谦只告诉郑清和自己手中拿捏着梅雪云的把柄,却不告诉他这把柄究竟是什么, 说到底, 郑清和只是针对阮临霜的武器, 在这整件事中, 他前不知因, 后不知果, 糊糊涂涂坚守一些颠倒黑白的东西。
梅雪云这一问, 直接将郑清和问了个哑口无言。
老前辈不想继续搭理他,继续对阮临霜道, 赵谦知道我是琳琅的师父, 也知道我会偏心自家姑娘,于是暗中算计给我下了药,原本是想要我的命,可是中毒之后我以内力相抗,长忧极难应付, 与我内力纠缠不清导致走火入魔,一日内清醒不到两个时辰。
可怜一代宗师,尚未得善终,便先落个神志不清。
恰逢师兄到宫里来寻我,赵谦觉得他是个威胁, 于是借我的手杀了他。梅雪云仿佛回到那个雷雨交加的晚上。
陆晚风黑衣蒙面,一只手行动不方便,两丈宫墙望不到尽头的绿瓦中,别离甚久故人重逢,陆晚风还没来得及高兴,刚至嘴角的笑意就僵住了,梅雪云手中的剑刺穿他的胸膛,血在惊雷中溅得到处都是,随后才开始下雨梅雪云疯疯癫癫的时候总也不记得后面的事,这段记忆也是一掠而过,仿佛那黑衣蒙面人只是她手下亡魂之一,没必要提起。
此时看到那颗南海珠,她才恍然想起那个晚上她曾经走过去,掀开陆晚风的面罩,也看清了陆晚风的脸,她记得自己撕心裂肺的痛过,而那颗南海珠也曾沾着血放到了她的手上。
龙颌下珠那么美好,却是她一生悲剧的根源。
然后梅雪云就彻底疯了,她只记得曾跟赵谦有个约定,这个约定极其重要,宁死也要遵守,却忘了这个约定是什么直到刚刚,直到她重新见到那颗南海珠,梅雪云才终于记起那个晚上,赵谦从她手里将珠子拿过来,此人擅闯禁宫,你既与他相熟,即便亲自动手要了他的命,也该领受责罚,这珠子我替你保管,等你受罚结束,我便将它还给你。
一个如此可笑的约定,赵谦戏耍着疯子,让她亲手杀了至亲,又让她糊涂半生,成为自己仇人的一把刀。
说完,梅雪云重新转过目光落在郑清和的脸上,如何,你还要强调我与赵谦那个承诺吗?
郑清和早已无话可说。
事已至此,梅雪云不会倒戈帮他,郑清和原本真的认为刺杀能够成功,不管死的是罪魁祸首阮临霜,还是柴小公爷,都算是不枉此行,然而现在形势逆转,他已不可能取胜。
郑清和慢慢退到船舷侧,他是艄公的儿子,从小长在河边,只要能进水,且快人一步,就算这满船水军下饺子,都未必能逮得住他。
师父,他的父亲终究是因为我与小阮而死,我杀他可能会遭天打雷劈,求师父代劳。柴筝并不是心慈手软之辈,她之前能容郑清和,就是觉得郑清和兴许还有救,现下看来此人偏执且疯,咬人一口,入骨三分。
更何况她从刚刚开始,就觉得小阮气息不稳,脉搏也愈发虚弱,虽不到咽气的时候,还有精力劝人去死,但此刻皓月稀薄,阳光从山涧中涌出,从现在开始到明天晚上,就是阮临霜的最后一天。
若明日太阳落下时小阮没有解药,必死无疑。
她们珍惜每一柱香每一盏茶,哪怕弹指间支离破碎的时间,没有闲工夫搭理郑清和这样的疯狗。
郑清和坠下船舷的一瞬间,刀气将他刺穿,血花四溅,落在江中引来无数觊觎的物种,他大笑不止,柴筝!即便我不动手杀阮临霜,她又能活多久?黄泉之中我慢走一步,等她来呢!
柴筝的目光一瞬间冷了下来,她回头往后看,郑清和早已经落了水,风中有血腥味,这人临死也不忘咒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