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内阁诸部争执起,太子赈济艰难行(贰)(2 / 2)
这些国防军的军卒们去救灾,可不是陛下说说而已。
那是真有准备的。
首先就是从军械营造局中抽调了修筑好手、营造大匠、舟船大匠等,组成新卫。
号曰“营造司卫”,负责的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其中还有大匠善于建堤修坝,他们将负责规划指挥救灾事宜。
皇家济世安民慈善总会则是开始组织医者,并大量的采购药材准备一并进入疫区。
各家货殖会这次不必动员了,直接敲锣打鼓把一车车的粮食送到皇家慈善总会去。
皇家慈善总会则是敲锣打鼓,给他们送回了一张张的牌匾。
只是上面的字,那可是有档次之分的。
比如捐了二十万石粮食的簪缨货殖总会为诸家最高,于是得到的匾额为“行比伯夷”。
这都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下面的落款是“朱寿”、加盖了一封“青储私钤”。
旁人不知道,可京师里的勋贵、国朝大臣们如何能不知道
这“朱寿”不是旁人,乃是当今太子殿下啊
而东宫则因“东时有春”,又居有储君。
于是有别称为“青宫”、“储宫”,上面这道“青储私钤”配上名字就明白无误了
太子殿下这给题了个“行比伯夷”,那尼玛不得是个大号护身符啊
拿到这块匾额的前后就那么几家,包括了螭虎货殖。
而次一等捐了五万石以上、十万石以下拿到的匾额,则是“济世仁心”。
落款就一个“寿”字,还好是加盖了那封“青储私钤”。
所以懂行的还是能看出来。
最次一等捐一万石以上、五万石以下拿到的匾额,则是俩字“善德”。
字被减了不说连落款都只有一个“寿”字,私钤肯定是没得盖的。
那些最后收到了牌匾发现是太子题的,且还有档次之分后悔的捶胸顿足。
然而他们想要补捐,却被告知陛下的内库早已经抽调粮秣补足了。
所以暂时不需要他们捐助粮秣药材,想要下回请早了您呐
“吾等身为帝**人、食君之禄、为国为民手中刀枪,乃为帝国陛下、为帝国百姓而战”
朱厚照今儿的面皮涨的通红,这篇张小公爷给他的稿子拿到的时候他当晚就没睡着。
哆哆嗦嗦的对着稿子念了一宿,里面的字句让这熊孩子心潮澎湃
“帝**人,不问来敌何者只问敌在何处杀敌,吾等本分”
还真别说,朱厚照穿上这一身的金甲确实像模像样。
张小公爷逼着他站的军姿,这个时候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小朱其实心底里也是泪流满面,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儿得梅花扑鼻香啊
咱那军姿站的,人都要魔怔了。
刘瑾那混球说,好几回半夜自己立起来站军姿。
可想而知这都特么魔怔到啥程度了。
“吾等之身已许国,无论敌是妖魔鬼怪、是地龙山洪吾等,亦当以男儿之躯屹立潮前”
“吾等身后,便是我大明帝国是我大明百姓”
“身为军人,害我国民之处便是吾等战场此战亦是杀敌”
眼见这熊孩子此刻怒目圆瞪,掌按长剑“啷呛”出鞘
“害我百姓者,吾等甘当如何”
“杀杀杀”
下面的军卒们眼珠子都红了,颈项间青筋暴起声若炸雷。
“敌之所在处,吾等甘当如何”
“杀杀杀”
眼见这位太子说着,举起一掌以刀划破
顿时下面的军卒们“嘶”的倒吸一口凉气,却见这太子高举血掌。
以掌心向天,望着这些个军卒们一字一句的道。
“吾不敢言诸位皆可安然归来,吾可言之事”
“其一、此番伤亡抚恤少得一两,我将追索到底若非不能,天厌之”
下面一群的军卒们听的这话,一时间竟然全数沉默了。
只是能从他们激动的几乎要裂开的眼眸中,看出他们对此事的态度。
“其二,上阵我必冲锋在前撤我必殿于军后”
“若我脱离军中自行其事、贪生怕死,天厌之”
“吾对天盟誓此二者若有干犯,天厌之”
大明这个时代,古人还是极为敬畏誓言的。
身为太子竟然对他们说出这样的誓言,下面的这些个军卒们还能说啥
得这条命,就是卖在这一趟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