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 / 2)
言罢五指成爪,连刀刃也不用,直接掐断了对方气管。
本想来救人的十三:老爷没说过太子这么可怕啊。
元霄一回头,与十三视线照了个面。
他沉默了一下,捂上胸口。好痛啊。试探着道,博取同情。
十三:老爷没说过太子这么可怕的啊!
元霄见骗温仪的人骗不到,啧了一声,低头去看皇帝。伸手一探,对方果真快要死了。又一看脸色,好像是铁青铁青中了毒。这样子怕是挨不到别人救他,元霄心想,死马当活马医吧,古尔真的药总归是有点用的。
一边这样想,一边将温仪塞给他的丹瓶打开,把药塞进元帝嘴里。嘟嘟嚷嚷道:这可是没办法的办法,不给你吃你就死啦。要是吃了也死,那不关我的事啊。
这么一捏嘴一抬下颚,把药硬是咽下去后,他仔细观察着元帝脸色,惊奇地发觉对方似乎恢复了一点人气。好像立马见效的。元霄把十三招来:你是温仪的人吧?
十三不敢应答。
元霄也不管:把叔公背好了,温仪怎么嘱咐你 ,就怎么做。
十三这才说:殿下你的伤要止血吗?
不止。太子回答得干脆利落,他眯起眼道,孤还要留着这血给叔公看,我为了救他付出了多大代价。若是这都不能博他一分情,那元帝还不如死了算了。
十三:
他默默背起了元帝,心想,算盘打得好,要是让老爷知道你故意受伤,少不得一顿训。
老爷和太子之间的鸡毛蒜皮,宫里十三个人因为无聊,都是拿来当话本看的。
而今温仪与元齐安站在一处,悠闲道:这报信的人怕是来不了了。殿下你
话未说完,元齐安回身便是一记鹰爪,一把擒住温仪咽喉,冷声道:温大人既然选了别的路,那么也只好让你随我一道,要么做个神仙眷侣,要么做个生死鸳鸯了。
温仪被掐住脖子,呼吸有些不畅:你要拿我做人质?
这么说着,却丝毫也不慌张。只说:殿下,你知道你败在何处吗?
元齐安眯起眼,下一秒脸色剧变。捏住他手腕的力量犹如铁臂。元齐安震惊地看着温仪覆手而手,剧痛自骨间袭来,他不得不松开手。而后一声痛呼,温国公轻而易举地折了他的手腕,延续着方才的话题道:败就败在,太急了。
心急的人,通常会败。
皇后是,元齐康是,而眼见他们失败误以为自己天时地利人和都至的元齐安,也是。
你应当学学我,能等。温国公逼近他,轻声说,好领个殿下的人情,如今太子殿下,是终于明正言顺,又没有任何阻碍地,去拿回属于他的东西了。
民心所向,护驾有功,多么大的殊荣。
这番话下来,元齐安连痛楚也忘了,冷汗自他额间滴下,他震惊道:你是故意的。
他一直以来冷眼旁观,借元霄与元齐康相争的手捡了这个便宜,除了三哥,送走二哥。走到如今地步,以为万事皆顺,一切安排妥当。却原来,一直是给温仪做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元齐安以为自己终于是那只黄雀原来背后还有老鹰。
不是。温仪道,我与元霄,从未主动要害过你。
不过是心急要吃热豆腐的人咎由自取罢了。
更何况温仪一把握住元齐安要刺来的刀刃反手一送,才道:你从来就不了解我。
就当他是个束手待擒的。
殿下哗啦啦赶来了一堆人,花淮安领头冲进来,见温仪站在那里,脖间指痕明显。而元齐安身着明黄的龙袍倒在那里人事不知,这才道:温大人没事吧?
温仪摇了摇头:没事。他的目光落在地上的人身上,只说,六殿下想要杀我,可惜他气数已尽,反而自己挨了一刀。就成这样了。说的那叫一个清浅柔弱。
花淮安:鬼才信你。
但他也不戳穿,只让人将元齐安抬走。
温仪道:太子与陛下呢?
花淮安道:太子护驾有功,陛下已经没事了。只是太子受了伤
哦。温仪顿了顿,啊?
元帝心很烦啊,儿子一个两个要扳倒他,一睁开眼,元霄笔直地跪在那里,胸前还好大一个窟窿,那血流的,能在地上滴一滩了。他尚不清醒的脑中就是一个咯噔。完了,元麟渊莫名其妙就想,这回不知道要被那个小气的记多少笔。
李德煊自然也是被救出来的,元帝任由李德煊扶着坐起来,先是叹了口气:老马失蹄啊,简直是丢尽了脸。然后去看太子,你又在跪什么。
元霄答得十分响亮,生怕别人听不见。
救驾来迟啊!
元帝:他看了眼外头排得整整齐齐的骑兵,你拿这么多人救驾
这是救驾还是逼宫啊!
这些人是后来温仪放了信号弹后叫进来的。虽然危机已经解除,但是救驾嘛,当然要摆出个样子来啊,不然他这五千个人白带的啊。他让元霄带人来,除了自保外,当然也是要讲排场和威风的。这五千个人他就是带给那些大臣们看。
风水轮流转,当年元帝是如何带着人进宫的,太子也一样!
这小气吧啦不省心的
元帝叹了口气,摆摆手:算了,你起来吧,朕记你一功。
普通的皇帝病危事件后,对外宣称太子携圣药入宫,救醒了皇帝,而六皇子则在最后关头心生邪念意图谋反,囚禁朝臣与皇帝。因着暂未伤及人命,算心中仍有善念一丝,为替皇帝病后祈福,暂押入天牢不审。
对有的人来说,活着其实比死了更难受。
之后数日,元帝下旨,正式发布诏令立太子元霄为储君。
此话一出,其实是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告诉天下人的,我大乾的太子就是元霄,不论是旧朝太子,还是今朝太子,都不曾变过。第二个意思,只是说给温仪和元霄听,好了,你们的事朕不再反对,快点给朕滚滚好。
元帝会让步,大约是此生头一回。可能是年岁上去了,总是不如年轻时一样倔强气盛,他这一生意气之争,到头来似乎也没什么值得拿出来炫耀的。如果当年不要和元景怄气,不知道会怎样。如果怄了气,但成亲后与妻儿好好相处,又会怎样。
如今与人生不见,死相离。终于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算了算了,这江山他看够了,一身病痛都是自己带来的,小兔崽子再不听话,仍旧是元家子孙。这皇位,就当是当初元景欠了他他拿回来,如今他欠了元景又还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