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我与长生 > 《[历史]我与长生》TXT全集下载_65

《[历史]我与长生》TXT全集下载_6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两句话,你似乎没有参透。”

比丘不明,“施主所言,贫僧皆知。见施主如此大慈大悲,竟是贫僧难得一见的善人,所以才问。”

羲和莞尔,“那你为何满心怨恨?”

比丘神色一动,“这话从何说起?”

“相由心生,自然就知道。”羲和抿着唇,轻轻笑了一声。她目光在比丘手腕上的刀疤落下一眼,转身带着众人离开道,“要渡人,先渡己。如你们所说众生皆苦,那必定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为何你要强求别人助你呢?”

“求佛有何用?”

带着气的声色,悠长有力的穿过整个山底,延绵传开。

老四回头看去,只见从头到尾都很高人作态的比丘怔在原地动都不动。虽然没有做什么,但是气势上早已没了最初时候的悠然自在。

他不由痛快,“还是主人厉害,说的他屁都不敢放。”

老六瞪了他一眼,“说话要斯文。”

老四皱眉,想了想,“反正以后都不想看到这种比丘了。”

天色一暗,气候也明显的凉快了。

一众人不慌不忙的从马车里拿出备用的灯笼,开始点了出来。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地,估摸是找不到住处,所以只能寻一处宽敞好收拾的地方休整一夜。

中常侍充当马夫,“先生对佛教很有研究?”

羲和一同坐在车头,她背靠着车门,长腿曲在车板边上抵着,嘴里叼了根路边的野花。这花儿有点像她以前吃的那种,看着好看,花蕊一吸,还有甜甜的水喝。

头顶上是幽蓝的天,游荡者片片染黑的云团,明日必定是个大晴天。

“算是吧,其实它们的话有些偏了,如果纠正一些。不过用儒家的话,你们大概也能明白其中意思。”

“儒家的?”老大等人骑着马儿赶了上来旁听。

“无缘大慈也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同体大悲则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或者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中常侍等人听懂了,恍然大悟。身旁的老大等人则迷迷糊糊的,即便那句诗没有听过,但是自己民族的文化代沟好歹不大,猜一猜也能明白了。尤其是后面这句谁入地狱,老六嘶了口凉气,“这么凶极的念头,竟然还有人上赶着剃头当比丘?”

“那个人可不是,虽然看着样貌堂堂清风两袖,倒是有点见过血的人。”中常侍闻言摇头,“不然,怎么先生说了两句他就坐不住了?”

但不管如何,只要不是信佛教,那就对他们影响不大。

老四不屑一笑,“那就是过不下去了,没脸没胆剃头当乌龟了呗。”

羲和微微点头,“你这么说也可以,不过你方才是偷懒了?”

老四身为唯一一个拥有小弟们的山贼,加上性格张扬,行事上总是得意洋洋,言语也很嚣张。他也觉得自己是顶天立地的角色,对于自己心生害怕很是羞耻,闻言咳嗽一声,“没,我就是忙着做事来不及说话而已。”

身边人顿时看了他一眼。

基于这隐晦的鄙视,老四很认真的帮忙勘察地形,然后带着小弟们一起帮忙安营烧水准备这夜休息和用饭。

今夜夜色当空,漫着清晰可见的云团,以至于平时的星点都被遮了起来。羲和看了两眼,在就近的地方打转摘了几根草,时不时的放在嘴里嚼两下。

这让后面的老大老二两人看得眼皮直跳,但也习惯了。

只不过有时候看得多了,他们也忍不住想要吃两口,结果羲和回头看他们,“想死啊?”

“有毒?”

羲和看了老大的手臂一眼,虽然不灵活好用,但他将其弯曲在身前。手上挎着篮子,唯一能用的两根手指则紧紧捏着衣襟,另一手拿着一朵花儿。

花如红,叶如蓝。

“红蓝花?你在哪里摘的?”

老大回头,沿着自己右边一片看去,“就刚才看见,顺手摘了。”

羲和接过那朵红蓝花,闻言转身回去,“红蓝花可是好东西,既能做药还能做胭脂用。”

说罢她顿了顿脚步,胭脂?

自己好像真的没有看见有铺子里卖胭脂这种东西,街上的女子也都是清汤寡水出水芙蓉。

这可是一个极大的商机啊!

羲和兴奋的快步走,眼看着有数朵在眼前,连忙将手里的别在耳后,对着老大郑重其事的道,“好孩子,再学习努力一些,你要的药就能齐了。”

※※※※※※※※※※※※※※※※※※※※

说实话,佛教一开始很不受欢迎,几乎被咱们的几个皇帝敷衍赶走的那种。

直到三国时候黄巾起义等等,道教带着太多的政治权利色彩,再加上佛教在不断努力的迎合环境和人的欲望,踩在不断被打压的道教头上彻底在诸夏根深蒂固了。

第189章 丝绸之路(二十六)

红蓝花不算太多, 三人一同将其都摘了下来。

等到篮子都满了, 回去的路上羲和才想一个问题, 胭脂怎么做?

从前的时候爱美,闲着没事干时也曾想过,不过等她捣出汁水之后就不知道做什么了。好在这些年捣药有许多经验, 手边的东西也多了, 还不至于说一筹莫展。

就是有些东西要准备,不买的话就要另外烤制着用。

买估计也花不了多少钱。

不过下一片地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到, 支着的旗子一路招摇除了风沙别无所得,这让她的白天除了看风景聊天,竟然无事可做。

羲和回去用饭之后,在随手笔记前先搬挪几个石头放在跟前充当桌子。等收了笔后,她便专心致志的做石臼。她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本能的选一大一小的石头,先是将小石头的头部打磨圆滑有形。

老大等人走了过来, “主人要做什么?”

羲和随手将长形的小石头丢过去,让他们打磨。随后抽出身后的石矛, 轻轻一落,径直扎进了大石头里。她手只是微松,察觉差不多后又抓紧, 只让石矛往下打了个长度。一个之后, 举起来又打一个。

石矛锋利轻薄, 每一下都是大致相同的痕迹, 面对一个石头而言似乎是一件繁琐重复的动作。

老六蹲在一边努力的打磨, 因为是头一回做这种技术活,石头却又偏重,所以正一心一意的埋头苦干着。

五个兄弟想到自己当初在船上,齐心协力才勉强将马槊抬起来。虽然石矛只是一半,但要举重若轻的拿着打,怕是异想天开。但是什么都不做,就算没有中常侍等人的目光,他们也坐不住,面面相觑问,“主人还有别的事要仆做的?”

“分拣草药就行。”

老大已经记得一部分草药了,再加上每次摘的时候,遇见了新的不认识的,羲和不说老大也会问。

自从上路以来,老大的威严就岌岌可危。但对比兄弟们,他已经算是不错,因为总是跟着上山下山,不比老六差到哪里去。

但是嘛,兄弟们仰望的眼神也是很重要的。

于是,一群大老爷们蹲在一旁对着草药挑挑拣拣,偶尔还一脸认真的看着老大听他教导这是什么,有何用,该怎么收。

羲和兀自的凿出一圈口子,每一下都是利落的下去再起来几次,中间的一大块石头顿时分明的挖出了形状。石矛往中间走了走,最后她伸出两手将其挖空的抱出来。

老六还在低头打磨着小石头。

“拿来。”

石头形状有些畸形,羲和拿着尖锐一头,将老六打滑过圆润的一面落在大石头的凹处。毕竟是头一回做,两块石头并不算大,加上力道足够。凹处的碎石棱角全都被小石头杂碎,几次之后将里面碎石石屑一同倒出来。

又用刀片往里面的挑了挑,再往里打了两下。

羲和满意的丢在一旁,将长石头的棱角再打磨起来。老六见此往里看,“主人这是做石臼?”

“嗯,还行吧?”羲和笑道,“再在外面画两下就更好看了。”

“主人是要卖石臼?”老六没懂画画的含义,想了想道又觉得奇怪,“可石臼用得少,画两笔添不了钱,还很费时间。”

羲和叹气,“老六啊!”

“老大,何事?”

“你对你的青梅说过最好听的话是什么?”

一路上晒得满面古铜光色的男人无措了,他脸上火辣辣的,手指在空中无意识的画了画圈,“这,主人问这个……”

看见羲和鄙视的目光,老六不再羞涩,骄傲的挺起胸口,“你真好看。”

“……”

羲和面无表情,旁人跟着看了过来。

老六顿时结巴起来,“不,不是说主人。”

“主人不好看?”在旁边竖着耳朵听的老四诧异看他,这小子眼光这么高?

“不是,主人最好看了!”

老六急迫的解释,结果说要发现一边准备休整歇息的秦人都看了过来。

那眼神……

娘耶,可要命了!

老六觉得自己八张嘴都说不清了,看向揶揄带笑的羲和。

羲和很早之前就丢掉了羞涩二字,即便明白她也没有解释什么,更多的是无语,“记得我今天和你说的话,当女人和你说这些她感兴趣的东西,只要不是杀人放火违背道德让你难做的事情,你就要学着谦让配合。”

“啊?为什么?”

“原因嘛,大概就是你和中常侍的差别。”

这会儿快要歇下了,虽然没有做什么,但是一整天都在马背上,再加上忙碌挖坑,全都不是轻巧舒服的活儿。

这也让一路上衣裳干净利落的中常侍格外不同。

老六他们习惯了自在,穿不来好的衣裳,也没有那个样子。但听到比较,自然不服气,“他那样一颗心八只眼,看着都累。”

“那叫玲珑心。”羲和莞尔,“也是为何你单着没人要,而他不说话也有人追。”

除了外貌齐整,条件好,这都是很客观的因素。有人喜欢,自然也有人不喜欢,宁愿选择一个只会说话的人。

会说话,往往能成很多事情。

羲和没有再说,三五两下就将石臼全都做好了。说道还将摘来的草就地取材的碾碎成汁做颜料,用小树枝头的蘸了蘸,在石臼的边上画了一只玄鸟。

玄鸟栩栩如生,展翅而飞。

手艺没有退步。

羲和满意点头,这才收拾收拾,转头就准备睡下了。

她手脚快,并没有打算卖石臼,所以睡得时候还算早。山间的动物们各自歇息,又各自欢唱起来。

虫鸣声不断,夹杂着几声鸟鹰的啼叫。躺在隔了一层的地面上,羲和能清晰的听见有些许虫子等在附近窸窸窣窣爬行,它们似乎感觉到了吸引,自觉的走近,直到羲和皱眉后才退到边上。

泥土下的大地是连通的,除了小动物外,凶兽们也不会放过这捕猎的大好时机。

还有一个人。

羲和莞尔,没有手脚功夫独身追随,真是有意志。

无论他想做什么,这都让羲和觉得很有意思,有点期盼明天的到来。

是要一路跟随了解?还是心有不忿?

被逼到走投无路者,行事总是多几分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

一对人身后带着一只小尾巴,竟然都相安无事的过了许久。也是走了五六天,中常侍才发现了他。

“先生,若不让仆去解决了?”

“不用,留他有用。”

“是。”

中常侍不觉得一个曾上战场厮杀过的男人,转头去当个比丘有什么用。不过羲和说的,他也本能听从。

他们一路北上,环境也渐渐熟悉起来,人物风景都偏向于诸夏的少数民族风情。

中常侍等人不大轻松,因为再走,很有可能会遇见汉国士卒。他们不会怕,但难得他们人少确实不妙。

好在他们运气不错,由着羲和一路指方向,绕着边上的路行走,然后一路抵达发现了意外之喜。

一片沙漠。

而在前面,就是西域楼兰古国。

身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并且小国的地势崎岖薄瘠,还夹杂在汉国与匈奴之间。即便有心发展经济,也都受困其中,相反还会因为地势的原因备受战争侵扰。

还未到,中常侍就连忙道清楼兰古国的情况。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夹杂在汉国匈奴之间,在张骞西域后也让楼兰国这个必经之处经济发展起来,但同时为了生存,楼兰王左右逢源以此维持自己国家。楼兰国小心翼翼,也因为地势和为人的妙处使得两个大国对他实行怀柔政策。

看似光鲜的楼兰古国,来往人等十分杂乱,说不定哪天就没了。

中常侍很有远见的说道,说罢对于其小国有些许担忧。

羲和点了点头,不是担忧,是肯定的。还记得一本杂书有云,楼兰王不敢开罪两方,最后各送一位王子过去做质子。行事强硬霸道的汉武帝反而大怒,不愿如此委屈,也看不惯这样朝三暮四的小国。直接下令派人将楼兰和旁的姑师连锅端了,甚至俘获楼兰王押解到长安受审。

后来楼兰王哭诉自己小国不易,汉武帝闻听之后理解了弱国无外交,放其回到楼兰。

直到楼兰王离世,匈奴可汗将在自己国家做质子的王子送到楼兰继承王位。新楼兰王在匈奴国长大,对汉很有敌视。于是等候汉昭帝忍无可忍,叫人带了几名精心挑选的刺客来到了楼兰。在宴会上灌醉新楼兰王,将其扶到屏风后取下首级,而后快马送回长安悬于未央北门之下。

从此汉国送去一人为最新的王,并改名为鄯善国,并派出一名司马和部署40名士兵屯田当时的伊循城。

伊循城,也就是米兰。

汉国的国土再次扩大,镇守戍边的同时也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地域。未来许多的泥塑、佛像和壁画等精美珍品,都迅速闻名世界并称为有钱人的收藏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