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我与长生 > 《[历史]我与长生》TXT全集下载_25

《[历史]我与长生》TXT全集下载_2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盖上黑瓦,又是一夜。

次日醒来,韩侯洗面整衣上朝去。虽然大臣依旧,但是发泄不满后的韩侯功力更甚,丝毫看不出半点怒色。甚至闲情逸致的宣见大臣一同诉说家常,羲和偷听几日后莫名的知道了韩国大夫等的盘根错节。

谁家的子女、谁家的姬妾或是谁家家奴有些许可说的,都被韩侯不着眼的挑了出来。

因为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韩侯与臣子之间相谈甚欢。

羲和在此偷学了不少,心中敬仰之余终于翻到了韩国的奴隶名册。将东西毁尸灭迹后,顺手带走韩国的特产玉佩等匆匆离去。

而后又去了魏国,确保无事后就近去了李家土匪寨子,六个兄弟依旧苦巴巴的过着,这几年还老了许多。

羲和将他们收下,另写一份书简让他们送去鬼谷之中,这才反身回到池子村。

邹忌已经来过了,还买走了她的几把木簦和治愈伤口的药粉和丹药。想来是玉颜膏的药效不错,他出手阔绰还严明日后还来。

一朝做了主公,怎能没有自家府院?

琢磨一番最后看中了空出的前山寨子,这处山下是池子村,蜿蜒山路后是富生庄院,两方的孩子们要来学都是正好的,路上的爬坡正好当做是每日学艺的必备热身。

搬尸清扫,还未正式入门的孩子们打算一同清洁。羲和也是这么打算的,只是她自己有一套不错的山间小屋,土匪寨子这样简陋脏乱的看一眼还好,要自己住下却不可能。

无奈,推倒了寨子的牌匾大门,羲和让吉量一同扛来树木原材料一起平地而起。

既然是平地而起修葺房屋,那么露出一手好工匠手艺的羲和自然就会露出本事来。这让前去一同帮忙的大人和孩子们心中激动,回去后思量再三,次日带着鸡鸭牲畜前来,在天地见证下拜师。

羲和打算随意的做了个小屋子暂时住着,慢慢地教导这些孩子们。别的不说,她在公输府里几年所闻所见,教几个孩子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是这样正正经经的拜师,第二回 的羲和似乎比上一回还要激动。

这次,她除了武艺和木匠之外,还有医术和道儒两家之传。

和鬼谷之上拜做师祖的意义大不相同。

“木匠既然做些简单的门几家具,女子的木簦妆奁,还有大战所用的云梯□□等暗器。此行辛苦更讲究人的耐心天赋,入了门便要全力以赴不可半途悔离。”

羲和将自己的那套木匠工具放在最上,示意让留下来愿意学习的孩子们向着,对她跪拜为师。

学生初登门,羲和只敢让他们做些简单的刨活。前山寨子有一里多的面积,羲和盘算着为师的学院不能显得逼仄穷酸,让前来帮忙的人们一同帮忙割草开荒。

准备可用的泥土石头,带着男子们一同挖土打地基。

羲和是熟能生巧,一个人便快快的将最中间挑选为正堂的一块打好开始平地而起的劳作。无论是粗糙的力气活,亦或是精细的木工活儿,羲和都一一的做着,嘴上还要不停的和他们指点一二。

一心想要拜师武艺的小丫头力气小,整日里帮着做点饭食的送到羲和面前。她还未拜师,却整日的追着喊着,眼看着羲和坐下喝水,她连忙将摘下的大叶子给羲和扇风。

忙碌的日子极快,尤其是前段日子还要等着泥土晒干烧制耽误了许久。山花烂漫的春色已经开始热躁起来,小丫头忙里忙外的脸色都黑了许多。

羲和看着她,小丫头顺势附上一丝甜笑。

想了想,将前几日刻好的书简递了出来,“你把这个给你山爷爷,让他给我送出去。”

直到昨日羲和才想起还有些人没有通知,比如喜欢周□□医的扁鹊秦缓。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早上,听到了今年第一声婵……感觉更热了

靠山拉人了~

第70章 来到战国(二十六)

一座书院中, 自是要有书堂几间。但要讲究起来, 自然又会分班科与等级之分,如此武艺、医术、木匠、道儒与兵法五科各三等班次。

如此算来, 教室就要分有二十五间。且不算先生们的办公, 学科该用的药房、工匠的工具房、兵器房和各种书本摆放的图书室, 还要一处露天的演武场。

这基本是一家书院的摆设结构, 而她的书院还要有先生和学生们的宿舍。

以及吉量的马厩。

冬雪化去, 春色转凉,庄院中脱去奴籍的庄户人家忙着这一年的丰收并分来人帮忙。

烧毁奴契的那日,庄院人亲口答应要奉上五成年收。羲和不指望他们喂养自己,但盘算着学院修建要买的材料和人手, 还有先生们的薪资。他们不一定收, 但羲和都提前算在其中,最后要了三成。

这些庄户吃用都是庄院里供给, 七成年收除去一年吃喝,还能填补倒卖出去一大笔。庄户人家心里高兴, 对新主公感恩戴德, 分拨了一批人手出来很快就将书院的正堂和教室修葺的七七八八,预备着屋舍一等。

一里多的地,开荒比庄院的三里还要大上许多。羲和一面垦地一面思虑着, 这里是马厩,那里是伙房,如此七七八八的工程愈发的大了。

半年过去,这才将书院忙出了样子。

眼看着酷暑来临, 教室和屋舍之间引着山流挖开的池子旁最是凉爽。羲和愚公移山,从山里挑来好看的大树,细心的将树根藤蔓都一同拔出扛着来池子旁种下。因为要挑选还怕坏了树根,羲和一整天才弄来这么一棵,待她扛着出山走在山路上,便见这一众行人来至。

“老大!”

李大六兄弟拖家带口的赶来池子山,眼看着远远看着一棵大树横着行走,还以为和自家老母亲一样老眼昏花了。直到那抹艳色的身影越走越近,这才反应过来丢下行李上前帮忙。

除此之外,还有他们身后的一群鬼谷师徒。

王诩跑在最前,与六兄弟一同撑住了大树,“见过师傅。”

一路上除了老人家坐在车上,大都是走路过来的。徒步前行,紧赶慢赶也花了许多时间。王诩收到羲和的书简时,待到收集一众学生后前来,已经是最快的了。

羲和收了手,七人肩头一沉但还算可以。

王诩为师,身后后觉反应的学生们连忙上前要帮忙,羲和指着前面的屋舍,“走吧。”

说罢,她背着手打量几眼老了几岁的徒弟,“你带了几个人?”

“学生出门,谷中人不放心且都来了。”

十数位徒孙前来,听得师傅此言确认了红衣女子就是师祖,当即作揖见过。这些徒孙们依旧是大大小小年纪都有,羲和看着年纪最小的一个垫着脚都帮不了搬树,满脸沮丧的接过王诩背上的长盒子,“你抱着的是什么?”

“回师祖,是您的画像。”

画像是要的,毕竟她也要做达者天下之人。

羲和赞悦的看了王诩一眼,小徒孙的衣衫略显华贵,她伸手摸了摸头顺着拍肩,“你叫什么?”

是好丝绸。

“张仪。”

这名字毫无印象,羲和只当他是个才拜学的士家之后,幼年有几分可爱模样而已。

众人走近了,大吃一惊。

书院设有栅栏门墙,新木新墙人来人往,见到羲和都是笑着招呼着。

入门便是修好的平路,抬眼见一间宽敞正堂,左右各两处二楼屋舍。众人穿行正堂院子便是先生屋舍,左右两处二楼屋舍。

羲和一路介绍,“正堂是见客和先生书房,这四栋屋舍则是学生上学的课堂,分五科甲乙丙三个班次。”

被学生帮助抗树一身轻松的王诩紧紧跟着,“先生们的书房似乎有些多。”

“先生难得,若是甲班毕业的学生愿意传道授业,自可以留下以先生助教的身份留下,每年考校,若可则三年为师。”

王诩哭笑不得,“师祖这举极善。”

只是他带着出来顺道□□,切合实际学习的学生们恐怕心也偏了。

纵然他扬名在外,也不能随手一抓就是卫鞅庞涓等人。但是为师者,桃李天下才最得宜。

羲和毫不羞愧的笑,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王诩那样的人,虽然爱开玩笑但是正经事都有盘算。为她送几个先生算什么,不过是徒弟的一点孝敬而已。

他若是想不通,就不会带上这些徒孙来了。

屋舍之间各有石亭花园作是平日休息,穿过教室楼亭便是种树的池子。王诩径直向前看去,前方是一片宽敞之地,而后是两栋偌大的屋舍。

“这处是学生们开学毕业时,全体聚合之地。往前则是我多年藏书的刻本和草药。”

“后面是药田?”

“有两亩,还有两个演武场。武艺班的学生们,大可绕着学院最外的一圈跑,再在演武场学练即可。”

想到鬼谷之中环境简朴随意,王诩自叹不如,“可惜我等来得太慢,没有帮上师傅。”

“并非如此。”羲和摇头,眼看着众人齐心协力将树竖放到挖好的土里,略微放心的皱眉,“这些屋舍的门牌牌匾全都要我一人来做,你来了正好和我分担一些。”

“如此我就去了。”

王诩有心要做,羲和吩咐了李家六兄弟的差事后带着徒弟徒孙们去先生书房去。那里由她早已准备好的木头和牌子,就等着人多帮手刻上。

羲和只想好了两句,先生书房必有一句‘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学生教舍则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可后来一想这句出自孟子。怕离得太近生出别想,最后落下一句简单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除此之外,任由鬼门师徒刻下。只有一个要求,大的牌匾刻下的字必须是小篆,其余的多多益善。

毕竟学生不能只懂一种文字,文盲的窘迫她一人享受也就足够了。

王诩和李家六兄弟抵达几日之后,鬼谷出行在外的徒弟们也都赶来。有默默无闻不见经传着,也有家喻户晓闻名遐迩者。羲和只是挂了个师祖名头,许多人甚至连面都不曾见过,但身为长辈她只要稳坐上方自有人来拜访。

她独立设下的院长办公室也堆满了贺礼,喜得她将每人的名字身份都认真的记了下来。等到有日下山时,便不用在花钱出门住客栈了。

卫鞅的极快,他一年多前才见过师祖。闻知要设学院,连着师傅都要前去,他特意赶了车马前来,恭恭敬敬的行礼还谢过了那场冬雪的丰收。

随行而来的小胡子和高个子泪眼婆娑,当着面便将这些日子卫鞅的所行所举一一告之。

这让真正传业的师傅听得津津有味,末了面无喜怒的看卫鞅一眼。在秦君颇有威望的卫鞅不敢放肆,夹着尾巴站在王诩身侧,待他离开时也紧紧跟随。

“那你们觉得卫鞅做的都不对?”

人前款款而谈的小胡子和高个子一顿,眼看着卫鞅离去后才肯低头,“左庶长并非都不对,我二人在旁见他日日铁面无私,心中唯有法字可言而常与秦国大夫们争执不一。”

“那就是不好了?”

“自然不是,田地里的农家对左庶长十分爱戴,大多百姓都拥趸支持法变。”

“这么说是好了?”

“可可左庶长的性子太过执拗,说一不二的,我二人在旁看得心惊肉跳。连着原来的不错的友人亲戚,还会唾我口水!”

小胡子说得很是委屈,他皱着脸一副苦相,“还当着各位大夫的面。”

“那口水可多了!”

高个子也是闻者伤心,两个大人们就这么跪着哭了起来。

好在办公室里只有他们三人,还说不上是丢脸的事情。只是二人面容都不出挑,有心过来诉苦,哭相自然是不好看的。

这让喜欢俊俏模样的羲和看得浑身一颤,鸡皮疙瘩掉了一地,指节扣着高脚木桌上。

哭声戛然而止,雷声大雨点小的两双眼睛看了过来。

羲和放缓声色,苦口婆心道,“我这徒孙一心为了你们秦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事由急缓少不得得罪了人,你二人自是我信得过的,这才遣你们跟随左右。”

“可,可左庶长从不听我二人!”

“听什么,我是让你们在旁学习的!等到秦国容不下他,你们再敲他一榔头,把他搬上来寻我就是。”

羲和一副为他们思前想后,早已妥备了后生的言语,二人心中大喜,觉得如今的日子有了盼头,“好,就依先生所言敲他一榔头!”

安慰了两个大小子,羲和背手出去见余的徒孙们。不想她刚走出先生们的楼舍,便见王诩与一红色影子走近过来。

红色影子不高,是一把撑开的红簦,执簦的是个不高的垂髫稚童。他腿短,脚步缓缓的,等见到羲和后快步跑来。

王诩步子轻松向前,与稚童一般。

羲和低下头,只听……

“是太师祖么?”

“嗯?”

作者有话要说:很像画一个学校分布图,但是放链接什么好麻烦也莫名羞耻,唔,大家就设想很大很漂亮的学院就好了。

总觉得吧,卫鞅死的太惨了。

第71章 来到战国(二十七)

稚童人着实不高, 撑着的木簦才到羲和的腰间。

他走近来, 将木簦撑在单薄肩头后仰,露出了自己的面容。

深衣装扮风尘仆仆, 衣衫裤脚也是肉眼可见的磨损, 其中还有两处利器所割之口。旧衣挂在薄弱小子的身上空荡荡的, 风自东而西都能穿过, 再绑上个木头架子就是个稻草人模样。最残破的还属脚下的鞋子, 想来长途跋涉太过艰辛,脚趾头也是不愿憋闷的露了出来。

一张饱受了一路风雨,晒得发黑的小脸瘦弱无肉,露出一双大眼珠子眨阿眨。他似乎是认真的打量着羲和, 见到羲和不否认当即便跪下来叩拜, “见过太师祖。”

辈分高到有些飘忽的羲和垂下眼眸,“小妮是你的?”

“母亲。”

依稀记得二人再见也有些年月了, 这会儿来个小豆丁说是儿子,羲和心中有些复杂, “那你应该唤我师祖。”

“白孙是我父亲。”孩子那双肖似小妮的眸子眨阿眨, 活似当年在逃难路上捡到她的样子。

一样的瘦骨嶙峋,一样的大眼珠子。

羲和禁不住捏紧了拳头,“你怎么来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