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渣了男主的女配后[科举]》TXT全集下载_25(1 / 2)
午饭后,吃了半碗粥的蓝蝶菲坚持要进宫看望皇后和太后。
摄政王只好依着,给她穿得严严实实,戴了遮光的纱帽,同时他吩咐管家,不得泄露府里的好消息。
简而言之,进宫后,花娇给太后和皇后梳了梳头发,昏睡好几年的婆媳俩安然醒来。
皇帝守着她们喝了粥后,问花娇想要什么封赏。
花娇浅然而笑,只说这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有多开心。
太后,和她现世的姥姥一模一样;皇后和她现世的生母一模一样。
第67章 惊变
系统对此的解释是这是对她的终极奖励之一, 但是她不可以认亲。
不然, 这个世界会崩塌掉,除了她,所有人都会死,所以她只能克制着。
一下子成了皇亲国戚, 换做别人会欢天喜地,但是萧韬锦在皇宫侧门那儿拒绝了王爷爹的正常要求。
“锦儿, 你和花娇在家里多住几天吧?”
摄政王所说的家当然是指王府,但是萧韬锦见蓝蝶菲被婆子搀扶进了马车, 随即恢复了一张冰山冷脸。
“不自在, 不住!不说上世恩怨,只说这世你缺席了十几年, 一出现就让我们夫妻那般尴尬, 你是杀神摄政王, 我是寒门农家子,就这样。”
说完, 萧韬锦搀扶花娇上车, 花娇倒是不忘安慰公公一番。
“爹, 你先好好陪着娘吧,等到娘的身子骨好些了, 你们就可以来我们家蹭饭。”
儿大不由爷,幸亏儿媳花娇是个明事理的女子,摄政王目送这一小对的马车走出老远,才上了马车。
月底, 花娇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梅青云在朝堂上递奏折参了萧韬锦一本,矛头直指锦娇居。
大意是翰林院修撰萧韬锦纵容悍妻祸乱京城商界,他和官员甲乙丙丁先后去锦娇居所拍的高价菜品,没几天都在锦娇居的二楼公开售卖,仅仅卖几两银子。
而且,自以为有相国赵谆撑腰的梅青云还参了京兆尹翁泰一本。
大意是翁泰徇私枉法,将命案苦主家属委托出卖的商铺低价卖给了花氏,免了三年的店铺税使得户部损失了一万零八百两银子,总之两人之间必定有不可告人的肮脏关系。
皇帝这些天忙于陪着皇后和太后,所以基本上不理朝政,把政务都甩给了摄政王,今天就是摄政王主持早朝。
摄政王微微颔首,“梅编修,没了?”
梅青云盯了一眼冷若冰霜的萧韬锦,“王爷,如今皇后和太后都久病卧床,举国上下都当低调哀戚,大奸商花氏却高调张扬地祸乱京城,不除不足以平民愤!”
摄政王微微直了直腰,久居上位而累积的威慑如万钧雷霆倾轧而出。
“那你倒是说说,锦娇居几百两到几千两银子的高价菜肴和小民百姓有什么关系?又是哪儿来的民愤?”
一听摄政王语气不对,梅青云顿时噤若寒蝉,求助地望着相国赵谆,然而赵谆一眼都不看他。
接着,京兆尹翁泰,户部尚书李铎和礼部尚书乐仪同时出列解释。
花氏购买六间命案商铺合法合规,任何人购买都会免除三年的店铺税。
而且花氏大方捐了一万五千两银子修建寒门学馆,锦娇居还每月施粥两天。
甚至,花氏在京城和云陵郡修建了三家福利院,还有两家正在修建中,用于帮助收容鳏寡孤独。
总而言之,花氏绝非奸商,一个弱女子如此种种善举实乃其他商贾学习之楷模。
这三人归列后,吏部尚书方鸿展弹劾梅青云不务正业而动辄请病假,一周有三四天都请病假,才德不配位,应当予以降职。
怎么说呢?
梅青云之所以中了探花是因为锦鸳仙子施了仙力,翰林院编修一职,他实在无法胜任,所以只能混日子。
他以为自己福运滔天,相国之位很快就是他来坐,所以心甘情愿沦为赵谆的爪牙。
摄政王更想享受天伦之乐,无心继续猫玩老鼠的小游戏,他吩咐刑部尚书冷凯把人证带上来。
冷凯早就想抠出来相国赵谆这个祸国蛀虫,吩咐御林军带上来殿外的那几个人。
赵谆一见这些人,心里暗叫不妙……
这些人有的是被赵谆栽赃诬陷的官员,花娇所买的那六间店铺里曾经发生了六起命案,他们被赵谆按头认罪后被投入天牢。
赵谆还以为他们早就死在了天牢中,没想到他们被摄政王保护得好好的。
还有两个人是邻国乌羯国的信使……赵谆和乌羯国权臣密信往来多年。
摄政王为这几个官员昭雪冤耻官复原职后,拿出来十几封密信,只有一封是梅青云的笔迹,剩下的都是赵谆和乌羯国权臣的笔迹。
毫无悬念!
赵谆被摄政王判定通敌叛国,即刻满门抄斩,同伙余孽甲乙丙丁等等斩首,家里男丁罚做苦役,其子嗣永不得入仕,府里女眷充当军妓。
梅青云上一世不晓得自己死于谁手,这世死在摄政王手里却不甘心,赵谆这么大的权相怎么就斗不过摄政王?
刑部尚书冷凯得了摄政王的口谕,带着御林军查抄相国府,兼监斩官。
祸国毒瘤连根拔除,京城百姓拍手称快。
朝堂上落针可闻,大臣们都等待着冷凯回来复命!
摄政王时不时瞄一眼儿子萧韬锦,终是暗暗唏嘘,如果在十年前找到儿子多好。
那样,他就可以给儿子请个武师父,让儿子文武双全,书生气太浓的儿子终究是缺乏几分胆量,日后难以成为国之栋梁。
约莫一个多时辰后,冷凯回来复命,与此同时,边关告急,八百里加急!
乌羯国二十万大军攻打边关要塞海坂关,镇守于此的张戬将军麾下只有五万精兵!
在后宫的皇帝闻讯后,顾不得换下便服就赶到了朝堂,“萧桀,这可如何是好?你看朕御驾亲征如何?”
摄政王了然皇兄更适合在皇宫里待着批奏折,如今奸相已除,他这个文武双全的王爷倒是可以带兵出征。
“陛下稍安勿躁,此事需要从长计议!”
说完,摄政王环视一遍文武大臣,“诸位有何想法?”
大家基本上还都沉浸在边关告急的震惊中,脑子反应快的顿悟。
乌羯国因为有奸相赵谆做内应而兵犯边关,幸亏摄政王宰了赵谆。
袍襟翩然,一人从容出列!
这人是朝堂上最年轻的文官,萧修撰,他主动请缨。
“陛下,海坂关若被攻破,敌军便势如破竹,严重威胁京城百姓的安危,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更何况微臣领着朝廷俸禄,理当为朝廷解忧,微臣愿随军出征略尽绵薄之力,请陛下恩准!”
这番话铿锵跌宕,击打着皇帝的心坎,他暗赞这个皇侄傲骨铮铮,忠心可嘉。
但重点是过了不惑之年的皇弟只有这么一根独苗苗,万一在战场上出了意外,皇弟不得心疼死?
“萧修撰,你忠心可嘉,但是出征打仗不是文人所擅长,朕得依着王爷。”
摄政王了然皇帝的意思,他给了萧韬锦台阶,也给了自己面子。
但是自己的倔儿子依旧站着不动,摄政王略略犹豫,“萧修撰,本王准你随军出征做个军师!”
萧韬锦如愿以偿,“多谢王爷成全!”
在萧韬锦归列后,朝堂上最年轻的武将,彪武将军花玉出列,“末将有意给未婚妻挣个二品诰命夫人的头衔!”
摄政王微微颔首,“后生可畏,准了,花将军做西征军的先锋官!”
却说沈瀚暗暗窃喜,女婿不是个贪生怕死之辈,甚好,愿苍天保佑出征大军没有伤亡凯旋归来。
接下来,兵部尚书古元通主动请缨任主帅,兵部侍郎冯骥任副元帅,还有十几个作战经验丰富的武将随军出征。
同时,摄政王让皇帝即刻下旨,沿途地方官火速筹集指定数目的优质粮草,西征军路过时如数给现银,如有贻误,轻则免职,重则斩首。
就此散朝。
时间紧迫,花玉去见未婚妻一面后就得赶往大营。
萧韬锦回府安慰妻子一番后也得去大营报到。
“娇娇,海坂关告急,为夫希望京城里和你一样的孕妇都能安心养胎,因此随军出征,为夫回来看看你,马上就去大营。”
萧韬锦内心难舍难弃,嘴上却是闲话家常的语气。
花娇闻言,轻嗯了声,马上给萧韬锦拾掇换洗衣物等等。
萧韬锦深情凝视着妻子,很想将她搂入怀里摸摸她的肚子,但是,他知道自己会不舍得放开,所以杵着不动。
片刻后,花娇收拾完毕,走近,“三郎,你肩头怎么沾了土?”
萧韬锦忙去看右肩,纤尘不染,他正要说话,妻子的唇触了一下他的唇角。
他顿时绽放笑颜,再次解释,“娇娇,为夫不想活在某人羽翼庇护的阴影下。”
花娇红唇挽笑,“好!”
这时,管家通报王爷和王妃过来蹭饭,花娇说吃刀削面吧!
当热气腾腾的刀削面和肉臊子端上桌,蓝蝶菲老大不高兴。
“锦儿,你家就吃这个啊,是不是俸禄不够花了,娘的私房钱多,你让家丁去抬过来一箱子。”
萧韬锦哄着,“娘,我和爹早就想吃娇娇做的刀削面了,你不爱吃我让厨子给你煮银耳燕窝粥吧?”
蓝蝶菲一听儿子终于肯叫爹了,心生欢喜,“不用啦,娘也想吃这个面条。”
饭后,萧韬锦撵人,“娘,娇娇昨晚没睡好,要补个回笼觉,你和爹回去吧!”
摄政王丝毫不恼,哄妻子,“蝶菲,为夫和锦儿有公务要谈,然后还要例行巡视大营等等,侍卫护送你先回府休息,晚上我们一起吃饭。”
第68章 大结局(1)
蓝蝶菲慈爱地摸摸儿媳花娇的肚子, 聊了几句家常后才在婆子和侍卫的簇拥下离开。
摄政王望着儿子, 傲然低笑,“我萧桀的儿子果然是好样的。”
萧韬锦不耐地哼了声,进内室拎出来两个包袱,“你没说的了?那就一起去大营吧!”
摄政王笑着点点头, 花娇拦住,“爹,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所以锦娇居六家店捐三万坛肉酱, 三万颗咸鸭蛋,另外再捐十万两银子充当军饷。”
闻言, 摄政王挑起拇指, “本王的儿媳不让须眉, 也是好样的,你们夫妻真是匹配。”
一旁的管家周磊说他马上和锦娇居的六个掌柜去打理, 花娇尽管安心在府里休息。
晚上只有自己一个人吃饭, 花娇顿时思念如潮, 她漫不经心地扒拉着饭菜,脑子里却都是萧韬锦和花玉的笑脸。
然而她能做的只有等待, 还有量力而行地筹备大军需要的物资。
蓦地,她问系统能不能将现世的存款兑换成银子,她想用来充当充当饷银。
足足一刻钟过后,橘猫才回复她, 放在以前是不行的,但是现在原书女主已死,她这个宿主晋升为这个世界的女主,可以兑换。
再说摄政王在府里陪着蓝蝶菲吃了晚饭后,借口要去刑部陪审一桩重案,其实却换了便服带着几个侍卫到了军中大营。
他正在大帐中和古元通等人商量饷银事宜,朝廷虽然拨了很大一笔官银充当军饷,但是还有六十万两的缺口。
古元通等人感慨,如果有几个富商效仿锦娇居,那就不用发愁了。
摄政王声称自己估计这场仗得打一年,所以短时间内饷银不会太紧张,他会在一两个月内想办法凑足。
就在这时,大家试得脚下的地皮子颤了颤,随后有巡夜的将领派兵卒来报,大营中出现不明“帐篷”。
摄政王马上带着大家过去一看,帐篷下都是白花花的银锭子,码得整整齐齐。
点数之后,共计一百零三万,而且,每锭银子上都印有一个正楷字,“娇”。
为了鼓舞士气,摄政王对古元通等人声称这是天授饷银大吉之象。
对下面的兵卒就说是新式官银,关键是如数发放饷银必然稳固三军军心,这批银子来得太好了。
翌日下午,花娇写了简单易做却好吃的几十个菜谱,派管家送到大营交给萧韬锦,转交伙头军。
无论是将领还是兵卒,只有吃得饱吃得好才可能打胜仗。
这晚亥时大军出发,摄政王陪着皇帝送行,十万铁骑组成的西征军浩浩荡荡踏上征旅。
摄政王了然西征军白天休息,夜晚赶路,最多三天就能够赶到海坂关。
一周后,蓝蝶菲得知宝贝儿子随西征军出征,她大吵大嚷之后,和摄政王冷战,带着婆子和花娇住在一起。
惜子心切,蓝蝶菲一吃饭就要提起儿子,就要哭上一鼻子,花娇头疼也得哄着,婆婆已经被公公惯成了不掩情绪的小女孩。
相比而言,花宝匠就好多了,他本来也要随军出征,被花玉撵回来后,仅仅找花娇倾诉了一次委屈。
又过了半个月,在花娇的美食撮合下,蓝蝶菲和摄政王和好如初。
摄政王说儿媳妇花娇一个人在府里不安全,不如搬去王府里住着。
蓝蝶菲同意,毕竟儿媳妇怀着儿子的骨肉,放在眼皮子底下才放心,花娇从善如流。
有天,摄政王趁着蓝蝶菲在佛堂抄经祈福,他对花娇说了那一百多万两银子从天而降的茬儿。
他揣测这笔银子和花娇有关,但是花娇只说是天赐饷银大吉之象,西征军定然可以凯旋回归。
于是摄政王再不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