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渣了男主的女配后[科举]》TXT全集下载_9(2 / 2)
香椿树附近有户人家,妻子怀孕生子后,丈夫还花心不改夜不归宿,小男孩童年不幸不快乐,温依步步为营接近他,相识相恋结婚怀孕。
那年年底那天,丈夫本该在鲜花掌声中领取影帝奖杯,却因为她进了产房而缺席颁奖礼。
寒冬时节却连降雷阵雨多天,再加上阵痛毫无规律,温依了然却不舍地望着旁边的丈夫,他紧张得满脸冷汗,她不忍,弃了这具凡胎皮囊,飞升成仙。
堕凡后第一次见面,他成熟冷峻的眉眼里满是冰霜,薄唇间挤出一个字,“滚!”
情场失利,事业场却风生水起,本文因此又名《鸽了儿子他爸后我爆红了》
财团大佬A:温天后,只要你肯嫁给我,你儿子肯叫我爸,我的钱都是你的。
财团大佬B:温一姐,只要你肯让我承包你们母子的余生,我天天洗手作羹汤。
歌皇大佬C:温影后,始于相恋终于结婚好吗?
当红影帝·霸总大佬D:依依,我爱你和儿子,回家吧!
小剧场
苗苗幼儿园中三班几次测验后,顾翔小朋友次次倒数第一,学霸爸爸被逼在家里开小灶。
天天做课前预习一打盹儿还被弹后脑勺,学渣翔崩溃了:妈咪姐姐不用预习还有抱抱举高高!
学霸爸爸:?
学渣翔:老师说男女平等!
学霸爸爸:……日常想送养。
第25章 其乐融融
然后她拿出来那三个削面刀, 在水里洗了洗其中的一个, 善意地扯谎无痕。
“二哥,这些削面刀是铁铺师傅照我要求打制出来的,用上十来年不成问题。”
微顿,她话锋一转, “但是等咱们以后开了面馆,你们爷三个都成了削面师傅, 千万不能把削面刀和削面手艺向别人炫耀,那样才能保证面馆一直赚钱。”
萧二郎憨憨一笑, “娇姐儿, 这个道理我懂,就算是来金来银娶上了媳妇儿, 那一大家子的开销也要不少钱, 我们学会了削面手艺就能一直过上吃饱穿暖的好日子。”
花娇点点头, 眼见灶上锅里的水烧开,她吩咐烧火的萧阎氏让开离远点儿, 免得待会儿被溅出来的热水烫到。
萧韬锦等人以花娇为中心围成了个扇形, 观摩她如何削面, 但见她左手托面团,右手执削面刀。
刀在面团上来回飞掠, 一根根漂亮的面条扑簌簌飞进了锅里,反正就是刀不离面,一刀接一刀,完美演绎了人刀合一。
灶膛里的木头烧得很旺, 锅里的水一直是沸腾状态,没多久,花娇停下,拿笊篱抄了抄锅底,免得面条粘锅。
花娇强调一点,“刀削面一般下锅半柱香的时间就煮熟了,你们把不住时间可以点根松香。”
又过了一会儿,花娇捞出来一根面条,用筷子扒拉着夹为两段,“刀削面中间厚两边薄,你们看,只要中间不夹生,那就是煮透了。”
她用笊篱将锅里的面条分别舀到一只只碗里,浇上一勺肉臊子,示意大家尝尝。
终是萧二郎一家四口肚子里没有墨汁,只会说好吃真香这种夸赞的词儿。
不过他们陶醉其中的神情足以说明刀削面有多美味,萧韬锦吃相优雅,夸奖也是文绉绉的。
“娘子,面条入口柔韧如蹄筋,且融合肉臊之香醇,令食者唯余一念狂嚼不止,真乃绝世珍馐!”
微顿,萧韬锦追问,“娘子,如果开了面馆,这样一碗面你打算卖多少钱?”
了然自家相公的深意,花娇毫不犹豫,“十五文!”
本来,萧韬锦以为花娇会卖到二十文以上,“娘子,那就等于白送了肉臊子,我们还有赚头吗?”
对食材了如指掌如花娇语气笃定,“镇上面馆一碗面的成本只有五文钱,这样的肉臊子刀削面成本在七文钱。”
少年精致的眉眼蕴笑,“花家那间铺子位置不错,客流量有保证,早晚两顿饭卖出一百碗没问题,那一天将近赚一两银子呢!”
花娇估计两顿饭不止卖出去一百碗刀削面,不过口说显得轻率,她想让大家亲眼看看面馆开门营业后有多么赚钱。
萧二郎一听这么赚钱,“娇姐儿,铺子是现成的,随时都能开面馆,你现在就教我们削面吧!”
花娇说不急在今晚,从明天晚上开始,他们父子三人开始练习削面,看看多久能练熟。
那也就意味着每天晚上都是吃面。
生在农家,萧二郎一家四口就算是每天顿顿吃窝头能吃饱也很开心,吃面粉弄出来的面条,那就相当于天天过大年。
接着,花娇吩咐他们去端西下房炖的猪脊骨,西屋炖的红烧鱼,她则将剩下的面团都削成了面条。
萧阎氏时不时用笊篱抄几下锅底,花娇拌了两个爽口凉菜,苦苣菜和车前草。
“娇姐儿,他们爷三个学刀削面,那我也不能闲着啊,你看我能学着干啥活儿?”
新生活充满了盼头,萧阎氏觉得自己还不老,忍不住如此探问,花娇坦诚相告。
“二嫂,你这几天先把那些衣服赶出来,然后,我会教你炝炒肉臊子,生豆芽。”
一旁的萧韬锦缓缓开了腔,“娘子,为夫想在明年立夏后带你一起去省城,你看可以吗?”
关键时刻,谁的脑子转得也不慢,花娇了然萧韬锦这是昭示了想和她做一辈子夫妻的诚意。
“相公,一般的考生都不会带家眷参加秋闱,你还是再考虑一段时间吧!”
不管不顾萧阎氏还看着呢,不在意萧二郎父子三人一进来就呆呆杵在原地,少年满目柔情。
“娘子,那你就是答应啦,少年夫妻经不起离愁别绪,为夫娶了你乃是三生有幸,少年夫妻老来伴,我们夫妻就此相随相依。”
大家都看着呢,花娇只好点点头,但是感情这种事儿,不到终点谁也料不到结局。
她寻思着自己脑子里存着很多美食的做法,即使萧韬锦日后将她丢在省城,她也可以活下去。
是的,她自己就是她的后路。
将剩下的两个削面刀递给萧二郎,“二哥,我自己留一个削面刀,这两个你们保管好!”
萧二郎嗯着,马上将削面刀放入袖袋,这可是他们一家养家糊口的宝贝,以后就是传家宝,代代相传。
饭后,萧二郎问花娇怎么就晓得刀削面和肉臊子的做法,后者敷衍说是萧韬锦从其他国家的饮馔书籍里看到的。
萧韬锦深知妻子这是帮他回报二哥二嫂的抚育之恩,相处得越久,越觉得妻子是千般万般好。
萧阎氏抢着淘豆芽,之后忍不住问花娇学刀削面的要点,后者说了几点。
和面时一定要少加水,因为那样和出来的面削下的面条会更筋道,口感更好。
削面时,左手手指保持平展状态,手上托的面团不能太少,不然就容易伤到手指。
她叮咛萧阎氏,明天白天给他们爷三个各缝一只左手戴的白布手套,那样,他们初练削面时左手不容易受伤。
这爷三个也是行动派,萧二郎洗了手,开始和面,花娇指点说这是蒸馒头的发面,刀削面的面团需要更硬些。
眼见萧来金和萧来银目光热切,花娇笑着说只要用心练习削面,一准能学会,她还承诺。
“二哥,只要你们一家四口能在面馆开业的第一个月撑下来,那么从那个月起,你们每人每月拿一两银子的月钱。”
这么多年,萧二郎一年到头都在田地里忙碌劳作,但是他还是晓得每人一月一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
“锦哥儿,你脑子好使,你算算我们家一年可以赚多少月钱?”
萧韬锦笑着回复,“四十八两!到时候,你们就可以在东陌镇买一处前店后坊的店铺,一铺可是养三代哪!”
这么一说,萧二郎夫妻都激动感动坏了,一个大男人被感动得落了泪。
“锦哥儿,娇姐儿,你们都是好心人,都是为了我们这家人着想,哥真想给你们磕个头!”
花娇摆摆手,打个呵欠,说时间不早了都洗漱休息吧,萧二郎如此诚笃,真不像是萧方氏所生。
翌日清晨,萧来金和萧来银杵在厨房不走,坚持要一起兑碱面揉面蒸馒头。
他们如此积极,花娇自然不会打击他们的热情,最起码可以培养一下他们对面的手感把控。
萧阎氏一边烧火,一边训斥他们哪儿不对,花娇马上鼓励说第一次已经很不错了,做饭比田地里的活儿容易一些,但也是熟能生巧。
其实花娇有了开面馆的想法后,还担心萧二郎父子三人嫌弃学刀削面丢人呢,毕竟一般男人都认为做饭是女人活儿。
到了晚上,简而言之,萧二郎父子三人学习态度端正良好,练习削面也凑合吧,最后还是花娇削出了多半的面条。
萧阎氏到底是常年在萧家做饭,炝炒肉臊子和淘豆芽的活儿做得有模有样。
三天后,萧韬锦陪着花娇去镇上,因为他要向书肆交写好的话本。
另外,走三家不如坐一家,花娇向悦客楼推荐了黄豆芽和绿豆芽。
王管事将卤制品过秤算账,如数付钱,然后带着他们去了厨房,秦掌柜早已候在那里。
当然还有悦客楼的几个大厨,一看这阵势,花娇觉得她该赚点菜谱钱。
“秦掌柜,黄豆芽和绿豆芽都可以焯水后搭配韭菜木耳萝卜丝之类凉拌,也可以和肉片等食材一起爆炒,还可以做馅儿。”
终究是黄豆芽和绿豆芽卖相可人,秦掌柜吩咐厨子捯饬出来两种豆芽的冷热菜式,尝了尝,点点头。
“花氏,这二十斤豆芽我家都要了,只要你以后仅仅给我家送货,一切都好商量,你说说这两种豆芽的进价吧!”
花娇报价,“黄豆芽每斤八文钱,绿豆芽每斤十文钱,另外,我手里有两个菜谱,金钩挂玉牌,金钩挂银条,不知道秦掌柜有没有兴趣?”
一旁的萧韬锦帮腔,“秦掌柜,实不相瞒,这两个菜谱是在下无意间在一本饮馔残本上看见的,属于邻国的宫廷御用菜品。”
秦掌柜问了是哪几个字后,一听名字就是高大上,他心动,“花氏,你报价吧!”
只求个稳字,花娇皱了皱眉头,有些不情不愿的,“秦掌柜,我也就是急于帮两个侄儿娶媳妇儿,所以才出手这两个菜谱,最少五两银子!”
秦掌柜思忖片刻,吩咐王管事如数给了二十斤豆芽的银钱以及这五两银子。
接着,花娇挽袖子亲自掌勺炒出来这两道菜式,秦掌柜尝了后喜上眉梢,今年腊月肯定可以狠赚一笔。
离开悦客楼后,两人说笑着前去书肆,却不晓得花家是庙小妖风大,门口妖风肆虐……
第26章 人在做天在看
书肆老板收了话本, 按照先前的约定给萧韬锦结了一两多银子, 还吹了一阵才子佳人天作之合的彩虹屁。
离开书肆,萧韬锦见妻子眉心微皱,“娘子,为夫以为成亲后是为夫养你, 事实是你比为夫赚得多的多,下次为夫交两个话本, 就能多得些银子。”
没妻子有钱,少年忐忑不安!
然而花娇忧心的不是这个点儿, “相公, 我正想和你说说呢,你是栋梁之材, 当心存报国忧民之志发奋读书, 总之以后不要再浪费时间写话本, 养家有我呢!”
听了妻子的话,萧韬锦甚是欣慰, 有道是娶妻娶贤真不假, 妻子如此善解人意, 他更得坚持底线。
“娘子,我们成亲后, 身为你的丈夫,为夫每月必须得交给你一两银子的膳食费。”
至于大熙朝,只要摄政王活着一天,魑魅魍魉就捅不破天, 他最终也就是领着朝廷俸禄的官员之一而已。
这世他不想再做京官,与贤妻远离京城而偏安一隅长命百岁就好。
虽说“悔教夫婿觅封侯”是古训,但是,花娇喜欢萧韬锦就不舍得将他束缚在小小的东陌镇,仕途官场才是他大显身手的最佳平台。
他是原书的男主,注定要在大熙朝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至于她,一个女配身份嘛,她不求青史留名,但求赚的钱越多越好。
见妻子不说话,萧韬锦生怕妻子嫌弃他是个穷书生,“娘子,等以后为夫被朝廷授职,所领的俸禄都交给你支配。”
在有山有水的州郡为官,每天处理完了公务,不用在应酬的饭局上浪费太多时间。
为妻子弹琴作画,陪着她烹调美食……萧韬锦无比憧憬这种宁静美好的田园生活。
接下来两人开始采购食材用度等等,如花娇所料,每天卖二十斤豆芽的银钱基本上够应付日常的零碎用度。
所以等他们夫妻离开东陌镇后,萧二郎一家四口只要按照她铺好的路稳稳走下去就好。
在回来的路上,花娇照旧挖了一篓子野菜,萧韬锦看在眼里,心暖安然。
妻子每天净赚将近四两银子,但她还是如此勤俭持家,这不是一个贤字足以形容。
还有,前几天,她喜滋滋告诉自己那些天麻干品卖了二两多,他问她怎么不把当归也一起卖掉。
她娇颜微红说当归的名儿好听能镇宅,他特意一查,当归寓意之一就是人妇思念久出不归的丈夫。
他,这辈子都不会久出不归让她望眼欲穿,守着她安度朝朝暮暮是他的快乐源泉。
在村口的那棵银杏树下,萧二郎一家四口踏着满地艳黄色的落叶,都是紧锁眉头焦躁不安。
萧韬锦和花娇走近,花娇满目痴恋仰望着,“二嫂,这棵银杏树真漂亮,你们为啥都愁眉苦脸?”
萧阎氏看看四下没有别人,极力压低了声音,“娇姐儿,婆婆在你和锦哥儿走后不久,就在花家院门外哭个不停。”
萧二郎父子三人的脚旁都有个篓子,表面看上去是装满了野菜,其实里面埋着鱼儿。
花娇看出来他们四口被萧方氏吓得不敢回家,她眼角微挑,冷嗤了一声。
“二嫂,如今是各过各的,再说婆婆是人,又不吃人肉,你们这么怕她作甚?走,我们回家!”
闻言,萧阎氏捉住了花娇的手,“娇姐儿,婆婆一来,我就锁了院门去串门子,秋生媳妇儿说公婆卖了两亩旱田给大花他爹还了赌债。”
萧大郎的大女儿萧大花今年十五岁,先前见了他们夫妻,眼里也没有正常的亲情温度,花娇自然也不会惦记她。
萧阎氏的意思是萧福夫妻舍了地肯定肉疼得紧,所以萧方氏才会到花家门外嚎丧。
花娇的解读如下,“二嫂,老话说爷大养儿个个有福,你们在萧家做了那么多年老黄牛却没分到手一垄田地,没找老的理论诉委屈已经是仁至义尽,走,回家!”
跟在萧韬锦夫妻身后走着,萧二郎心里不难受是假的,事实证明他娘手里没有十两银子。
那么先前他爹娘说给自己两个儿子攒着媳妇本儿,也就是说说而已。
里正说的一点儿也没错,他幸好是机明了一回,不然他休了老婆,两个儿子打了光棍,他这辈子等于白忙活一辈子。
萧来金和萧来银坚持说小叔是秀才身份,背着篓子不好看,他们俩抢下来萧韬锦的篓子一起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