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卖油娘与豆腐郎 > 《卖油娘与豆腐郎 [强推]》TXT全集下载_97

《卖油娘与豆腐郎 [强推]》TXT全集下载_9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头一个儿子是岳父岳母的心头宝,自然跟着岳父姓。等第二个儿子出生后,岳父一家子主动提出让孩子跟着明岳姓韩。

明岳当时也没反对,韩敬杰夫妇当时还很满意。

等到第三个儿子出生后, 又跟了岳父的姓。

明岳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男丁多, 一连生了三个儿子,岳父岳母非常高兴。

明岳虽然做了上门女婿, 却仍旧和以前一样踏实苦干。

最开始的时候,岳父岳母多少还有点防着他,明岳心里也清楚。外头有一些人做了上门女婿, 觉得丢了自己的脸, 不是满心愤恨,就是好吃懒做,还有趁岳父岳母死了就夺了家产带回自己家的。

岳父岳母的防备在明岳心中也算是人之常情, 多少人家娶了儿媳妇,不生两个孩子也得不到婆家人真正的信任,如今男女倒过来,也是一个样。

明岳也没去计较那么多, 他每天用心干活, 真心体贴屋里人,小两口情分越来越好。

明岳从来不提贴补父母, 他知道父母不会再要他一文钱,后来听说家里也添了许多营生, 他更加放心过起自己的小日子。

因他多少年如一日的勤奋肯干,又有了几个孩子,岳父岳母年迈,屋里人毕竟是个妇人,家里的作坊渐渐就是明岳在打理。

屋里人早就把明岳当做自己最亲近的人,见明岳虽然嘴上不说,心里也是惦记父母兄弟。

岳父岳母也能看得出来,就经常主动提及让明岳带着媳妇孩子回去看望父母,每次都带了厚厚的礼物。

明岳带着三个儿子回家,渐渐发现韩敬杰夫妇明显更偏爱老二,无他,因为老二姓韩。

小孩子最敏感,老大和老三感觉到受了忽视。平日里还好,小孩子磕磕绊绊难免拌嘴,吵架的时候老大和老三就会孤立老二,满嘴都是你姓韩不是我们家里的人。

老二这孩子心思越发重,哥哥弟弟和他不是一个姓,而且,阿爷阿奶更喜欢哥哥弟弟。

明岳知道了后心中很难过,屋里人虽然能安慰好明岳,却没办法改变这种现实。

明岳的屋里人多次说自己的父母,“阿爹阿娘也真是的,孩子姓什么不都是我的孩子,如何能偏心对待。”

世人就是这么肤浅,特别是一些没儿子的人家,内心执着于有男孩来继承自己的姓氏。老二仍旧姓韩,在老两口心中,老大老三才是这家里的继承人。

不光岳父岳母,亲生父母韩敬杰夫妇也是这样偏爱老二。

明岳痛苦了许久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让老二改回母姓,和哥哥弟弟一样。

韩敬杰夫妇听说后很不高兴,明岳劝导他们,“阿爹阿娘如今儿孙满堂,也不缺二郎一个孩子。二郎在家里处处和兄弟们不一样,我看了如何不心疼。”

韩敬杰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一个字都没说,长长叹了一口气,“是我对不住你,对不住二郎。”

明岳又安慰了父母一番,回家之后就和岳父一起找了族长,在族谱上把二郎的名字添加上了。

屋里人怕他难过,一直小心翼翼的。

明岳主动劝慰屋里人,“我没有难过,孩子就算跟你姓,不也是我儿子,老了一样孝顺我。如今他们兄弟三个一个姓,二郎也不会多思多想了。”

果真,改了姓之后,老二在家里比以前更理直气壮了,老大和老三若是拿这个说事,他撸起袖子就跟兄弟们干。

韩敬杰夫妇去世时,明岳带着妻儿们回去奔丧。二弟让他捧灵摔盆,明岳拒绝了。他若是接下这活,就表示自己还是韩家人,等岳父岳母死了,那边的族人们说不定就会剥夺他几个儿子的继承权。

明岳只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家的女儿一样,孝子重孙该做的事情,他全部推给了二弟,只在一边默默帮忙。

给父母圆坟的时候,明岳拎了一把铁锨,像一头牛一样埋头干活,一锨一锨把上面的泥土夯得非常紧实。给父母磕头的时候,他的额头每次都是紧紧接触地面。

三个儿子长大之后,明岳带着他们努力创办家业,等孙子们长大之后,通通送去了学堂。

岳父岳母过世之后,明岳虽然是上门女婿,却实实在在成了当家人。

后来,他的七个孙子里面,有两个读书成器的有了功名,有继承家里作坊的,有外出寻了营生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自都过得很不错。

韩家岗其他人后来再提起明岳时,还是满口称赞。一是夸他年少时勤奋很干,二是夸他在婚事上为了父母兄弟牺牲自己,三是夸他有魄力,主动去做上门女婿,不光给兄弟们挣来了娶媳妇的钱,岳父家丰厚的家产最后都落到他几个儿子头上,他比几个兄弟们先一步发家,他的子孙们也先一步有了出息。四夸他有情有义,虽然做了上门女婿,却从未把自己当外人,用心帮助岳父拓展家业,岳父岳母死了之后,并没有因为自己上门女婿的身份而开始报复屋里人,而是始终一心一意对待她们母子。

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孩子们不跟他的姓,但明岳早就看开了,在他心中,儿子们都是他的心头肉,为了他们,明岳什么都愿意做,不管孩子姓什么,都是他的儿子!

作者有话要说:

明岳是个通透的人,看到了事情的本质。感谢在2020-05-31 16:27:29~2020-06-01 13:46: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baobao 2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24264850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克等待 66瓶;22849769 60瓶;越努力越幸运 20瓶;春天 10瓶;小w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2章 黄炎夏

黄炎夏从荣定县回来之后, 就成了个富家老翁。每日不是闲着和杨氏一起带灵智,就是回大黄湾找老伙计们一起闲聊。

整个大黄湾,谁不羡慕黄炎夏呢。年轻的时候, 他就是村里比较富庶的豆腐坊坊主。别人家吃咸菜, 他家可以吃豆腐。别人家吃豆腐,他家可以吃肉。

后来,他和兄长率先搬到了镇上,成了众人羡慕的对象。

他给两个儿子分家的时候, 村里不少人暗搓搓等着看笑话。他若是跟老大, 杨氏和继子面和心不和。他若跟老二,老大说不定要被人非议。

别别扭扭分了家, 各方欢喜,只有黄炎夏有些怅然若失。他不再是家里最权威的人,特别是大儿子一家, 他彻底失去了掌控。

唯一能让他欣慰的是, 大儿子虽然不让他管了,却越来越能干,建货仓、盖客栈、做喜馍, 家业越来越大。

他眼见着儿子媳妇忙不过来,主动去帮忙,又找到了许多存在感。

等儿子搬到县城,请他去做大师傅, 黄炎夏更高兴了。能去县城扎根, 是平安镇多少人的梦想。

他去县城,和当初镇上那个卖油条的可不一样。那个卖油条的方老板是去给别人做师傅, 他儿子是在县城实实在在有产业的人,还和县丞大人是亲戚。

儿子的家业越来越大, 黄炎夏渐渐成了大黄湾同龄中的个中翘楚。等他孙子中了举人,孙女嫁到省城大户人家,黄炎夏的自豪感达到了顶峰。

他高高兴兴回了老家,准备颐养天年。大儿子仍旧每个月给孝敬银子,小儿子两口子照顾他的生活。每日只管闲磕牙,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可他一闲下来就难受,但家里的事情他也帮不上忙,只有帮着带孙子了。

灵智确实不大机灵,原来他觉得榜哥儿和慧哥儿比起来差了好多,现在看灵智,他又觉得榜哥儿简直太机灵了。

人一旦闲下来,就感觉日子过的很慢。

黄炎夏从十二岁开始学艺,到慧哥儿中举,几十年间,他像一头老牛一样,从未停止过耕作。早些年风里来雨里去卖豆腐、后来帮儿子看货仓,又去县城里做大师傅,忙活了这么多年,他终于能歇息片刻了。

可他一歇下来,身上的毛病全出来了。腿疼、腰疼、眼睛看不清楚、头不能吹风,他只能细细地养着。越养着,他的身体越差。

但他又不能说,儿子们孝顺,他总不好说自己不喜欢闲着。就算不喜欢闲着,他也做不了什么了。

原来他觉得杨氏爱缠着他,谁知道他从县城回来之后,杨氏居然对他有些冷淡。

黄炎夏有些摸不着头脑,钱不是都给她了?

黄炎夏以为杨氏是带孩子累的,就帮着带灵智,但杨氏似乎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不想和任何人多说一句话,包括黄炎夏。黄炎夏给她银子,她也只是很平静地接下,都放在一个匣子中,匣子也摆在很显眼的地方。再也不像年轻时一样,还偷偷摸摸地藏钱。

大概老了后夫妻都这样吧,黄炎夏安慰自己。

养老的日子如流水一般寂静,黄茂源很忙碌,在家的时间很少,红莲要忙于家事,杨氏带着灵智。

黄炎夏的精气神越来越差,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他才能精神一点。所有人都来给他拜年,羡慕他、奉承他,他才觉得自己的人生还是很不错的。

后来他老了,腿不能走了。黄茂林把他接到县城住了一阵子,每天好吃好喝,请大夫给他看腿,也没什么作用。

住了一阵子,他又要回平安镇。

杨氏照顾他的时候有些漫不经心,她更多的心思花在灵智身上。好在灵智倒是个好孩子,每天扶着黄炎夏在院子里遛弯。

再后来,他脑子有些迷糊,总是忘东西,不记得人。黄茂林时常回来看他,送钱,送东西,送仆人来照顾他。淑娴也天天回来帮着照看。偶尔清醒的时候,他见到孩子们回来看他 ,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等黄炎夏快死的时候,他忽然越来越清醒了。

他把自己这辈子想了想,乏善可陈。论做事业,他不如儿子,论家庭和睦,他就更差劲了。

也罢,就这样吧,下辈子,希望能有个团团圆圆的家,不是这样隔着肚皮,隔着心。

他死的那天晚上,把黄茂源叫到自己屋里,絮絮叨叨说了许久。黄茂源换了大宅子,他和杨氏已经不在一个屋里住了。

和儿子絮叨完之后,他平静地躺下。等天快亮了的时候,停止了进气。黄茂源是头一个发现,他总觉得阿爹昨儿晚上有些奇怪。

早上走的时候,他到门口来喊了一声,没动静。进来一看,已经咽气了,但身上还热乎的,估计刚走没多久。

黄茂林立刻叫人,杨氏听见后,抹了抹眼泪,拉着灵智坐在一边不说话。

黄茂林把家里伙计全部打发出去报丧,族人和亲朋们先后来了。

黄茂林夫妻二人刚好从省城回来,正好在县城,倒是赶上了。

黄炎夏的葬礼办的很热闹,丧事班子在家消了七天的经,儿孙们跪了一群,棺木是最好的,纸钱烧了一捆又一捆。

如当初分家时说好了的一样,捧灵摔盆都是黄茂林干的,黄茂源从旁协助。黄茂林出了很多钱,收的礼都给了黄茂源。平日里他回不来,老家这边的人际关系还需要黄茂源帮忙维护。

黄炎夏到地府的时候,没有人等他。他心里清楚,郭氏怕是早就投胎去了。

黄炎夏喝汤之前叹息了一声,来生,愿你们两个都别遇见我。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6-01 13:46:31~2020-06-02 12:32: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baobao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叶子、hemen99 10瓶;七七芽呀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3章 追悔莫及

梅香快六十岁的时候, 有一次在清明节之前回乡小住。

她坐的普通马车,黄茂林和他一起坐在车里,不像年轻时那样骑马在旁边护着。

两个人都老了, 连梅香两鬓也添了些白发。

这几年, 她感觉自己的力气小了许多,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有别于常人。

到了平安镇的时候,家里下人齐齐到大门口迎接。

老两口一起进了院子,几个月没回来, 家里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这次回乡, 主要是办一件事情,给韩敬平和公婆扫墓。

弟弟们都不在家, 她受叶氏委托,去韩敬平坟前上供。

清明节当日,家里下人牵了马车来, 让他们坐车去。

梅香想了想, 和黄茂林商议,“咱们要不要走回去?我想从这里走到韩家岗,再去大黄湾。我最喜欢走这条路了。”

黄茂林也不反对, “那咱们走去吧,别带太多人。去看长辈,走过去更诚心。”

老两口一人提着一个篮子,篮子里面装了许多上坟用的东西。

天气很不错, 梅香一路走一路看。这条路她太熟悉了, 她从十二岁到十六岁之间,一年中有大半时间每天都从这条路上往返。黄茂林也非常熟悉, 仿佛回到了年少之时,挑着豆腐担子, 倒各个村子里吆喝。

路边的树木都很茂盛了,路边还开了许多小野花,花丛中有小蜜蜂飞来飞去的。

黄茂林兴起,采了两朵小野花插在梅香的发间,笑眯眯地摸了摸她的发髻,“好了,一下子年轻十岁。”

梅香呸了他一口,“死老头子!”

两口子一边走一边玩,家里下人赶着车在后面慢腾腾跟着,怕他们走累了随时要坐车。

梅香戴着小野花,拉着黄茂林的手慢慢往韩家岗走。

走到一半的时候,迎面碰到一辆骡车。赶车的是个年轻人,车上坐了个老头子。

梅香没在意,她久不在这边住,很多人都不认识。

黄茂林却认出来了,车上的人正是王存周。

王存周刚开始没认出来,他也老了,眼神浑浊。

还是他孙子认出了黄家老宅的管事,“这不是黄老太爷和老夫人?”

王存周想了想,才明白孙子说的是谁。

他睁大了眼睛去看,发现一对老头老太太在路边观察一棵野果树。两人穿得料子都是上等的,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富庶人家。

王存周仔细去看那老太太,和几十年前那个明艳泼辣的梅香不同,眼前的老太太面容不再年轻,却看起来慈眉善目的。

梅香凭直觉发现有人在看自己,她一侧头,发现个老头子。她也仔细看了看,又思索了片刻,终于认出来了。虽然几十年过去了,大致的轮廓还在,旁边的王家孙子也有些相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