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1(1 / 2)
挥手告别,说做完了就给她送过来。
于采蓝等他们走远了,才把门关上,这风铃她确实挺喜欢。好像她总是很忙,少有把心思放在这些东西上面的时候。
以前读书时,有女孩折千纸鹤、折幸运星然后装满瓶子,或者制作手工娃娃,给男朋友织个围脖之类的,她全都没有参与过,可那份小女儿的心思并非完全没有。
她把风铃挂在床头上方的挂钩上,还用手轻轻划拉了几下,风铃便发出一阵阵清脆的撞击声。
何宸风看着她有点不是滋味,自己还是不够了解她吧
“很喜欢这东西”何宸风问她。
于采蓝笑笑:“挺喜欢的,不过这东西就是偶尔见着了喜欢一下。我又不是小孩,哪能老玩这个。”
说着,拿起何宸风给她带来的毛衣,她知道这衣服挺贵,不过在何宸风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她不会拒绝,他主动给,她便要。因为她知道,她用不了多久也给得起。这个时候他要是不舍得给她花钱,那以后她还能指望什么
她自己以后能挣钱是一回事,可男朋友愿意给她花钱,为她付出,是另一回事。只要不过分,她不拒绝的。
她告诉何宸风:“我换上试试。”然后把何宸风的头轻轻往后作势一拧,示意他转过去,再把帘子一拉,很快就把毛衣换好了。
然后往何宸风面前一站:“怎么样好看不”
毛衣挺显身材的,这回何宸风学乖了,选了浅灰的纯色毛衣。
“好看,真好看。”老何同志夸人的时候词汇量明显不够,除了好看还是好看,他也是真的觉得好看。
于采蓝敲了敲他的头:“就知道你会这么说,除了好看你还会说别的吗”
“不会呀。”何宸风实话实说。
嘴真笨啊他自己这么觉得。
“笨蛋”果然于采蓝如是评价,却没想到何宸风突然冒出来一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然后直勾勾地只看着她。
“还会用词了你这样我不太习惯了”于采蓝笑着说道。
第二天,顾雷和于采蓝忙到下午三点的时候,基地感冒的人基本就都看完了。
这时,何宸风和一个娃娃脸的青年一起,陪着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者过来,两人把那老者拱卫在中间,可以看出来,这人的身份不简单。
这时陈一龙也跟在后边进来了,一进来,便对顾雷和于采蓝说道:“顾大夫,小于,这位是肖老。”
出于对长者的尊敬,顾雷和于采蓝都站起来跟肖老打招呼。
这肖老自己说道:“我最近也感冒了,听说两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过来,想讨个药方,不然挺难受的。”
顾雷和于采蓝在望诊上都有一定的造诣,一眼就能看出来这老者平素体弱。
“请坐,给您把个脉。”顾雷作为师兄,先开口请肖老坐下。
然后等肖老坐下之后,体会了一下他的脉象,正如于采蓝头天跟那军医所说的,这位老者的情况就是虚人感冒。
不过出于保险起见,顾雷还是多问了几句,出汗如何发烧了吗吃饭及二便情况如何等等并且让于采蓝也给他把了把脉。
等到两人不再提问的时候,肖老问道:“我这病怎么样经常感冒,可以治吗”
顾雷示意于采蓝来说,于采蓝便告诉老者:“您平素体虚,怕冷,我们考虑给您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这次用的附子我们都检查过了,没什么问题的。”
老者在军营里已经听说了俩大夫的一些事,知道不少士兵用了药都见好了,而且他平生见过不少能人,知道有些人就是有天分,不能用世俗的局限的眼光去看待的,因此他不因为于采蓝年轻就看轻她,痛快地说道:“就按两位大夫说的办吧。”
肖老没有多待,又跟他们客套了几句就走了。何宸风和那娃娃脸走在他身后,都回头瞅了瞅于采蓝,不过那娃娃脸青年是一种审视的眼光。
陈一龙则没走,告诉顾雷和于采蓝:“顾大夫,小于,你俩别急着走,后天晚上咱们这儿有篝火晚会,到时候还有文工团的人要来表演节目呢。”
第254章 夜行人
夜深人静时,月亮不知去了何处,只有些稀疏的星在清冷冬夜里发出点冷冷的光,借着这微弱星光,可看到外面建筑物朦朦胧胧的影子。
于采蓝认床,睡不着,来来回回翻身好多遍,还是不行。她这认床的毛病,每换一个地方都要折腾几天。
于是她穿上衣服下地来回走了几圈,觉得还是有点气闷,便拉开门,站在门口,并没有走远。
这毕竟是军营,大半夜的她去遛圈得有多奇怪。虽然现在很多人都认识她了,可她要真的半夜出去转悠,没准会被人当成梦游的。
不远处就有哨兵在站岗,那哨兵还看到她了,远远地问了一句:“小于大夫,你怎么了”
于采蓝忙答道:“没事儿,我就是一时半会睡不着,出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这就进去。”
看来在外边待时间长了真的会很奇怪啊,她转身之际,却发现有影子从远处窜过去,窜到兵营里了。到底有几个她也没看清,可是不像是一个。
想再看的时候却什么都没有了,再看那哨兵,仍站在那里,那是她眼花了吗还是最近比较累,出现了幻觉呢
于采蓝摇摇头,进屋去了,折腾了一会,困意终于上头,她很快就睡了过去。
她进屋没多久,何宸风便走过来她这边,问那哨兵,“小于大夫这边有什么情况吗”
那哨兵如实说道:“刚才她说睡不着,在外边站了几分钟,现在应该是睡了吧”
何宸风贴着门听了听,没什么动静,屋里黑黑的,站了一会儿,见于采蓝并没有起来,便嘱咐那士兵:“注意点这边。”哨兵答应了,他才离开。
第二天一大早,于采蓝去食堂吃饭时,同头天一样,收获了许多笑脸,还有满手的礼物。这些礼物大多数都是战士们自己做的手工艺品,有子弹壳做的笔筒、还有小型珊瑚、贝壳摆件等等,不得不说民间多高手,军队里人才也不少。
就像贺猛以前的朋友李南星,就有一手好雕工,都快达到大师级别了。
这些东西于采蓝都高高兴兴地收下了。这是他们表达心意的方式,又不会花他们什么钱,于采蓝收起来倒也没思想负担。
吃完饭,她照常来到了临时诊室,顾雷早上出去了一趟,暂时还没回来。于采蓝来得早,自己一个人把桌面东西整理了一下。然后等着有伤病的新兵老兵来问诊。
至于有没有人来,能来多少,她也不知道,不过她想,应该不能像头两天那么忙了。便趁着闲暇时间写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