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2(1 / 2)
块的石头,可不是那么容易能够解决的。
不过,如果真的能够达到郭嘉所说的那样的话,对如今这个时代而言,绝对已经是一个质的飞跃了
“你,你不懂就不要乱说”刘晔急红了脸,激动的叫道。
这可是他这么多天来的研究成果啊刘晔相信,郭嘉绝对不是内行,也是写那些所谓“教科书”一样的,最多懂个皮毛的外行人如果郭嘉真的那么厉害的话,还用得着要让他刘晔来研究吗
况且,郭嘉只是随意看了看,就做出如此评价,怎么也给人一种相当不负责任的感觉吧
“我只问你,你这些是不是只存在于理论中有没有做过实验来论证”郭嘉直接说道,刘晔此时绝对想不到,郭嘉的水平对这个时代而言,已经称得上是实实在在的内行了只是郭嘉懒得去动那方面的脑筋罢了。
而且,以郭嘉科学务实的求真态度来讲,如果真由他来做的话,绝对会比刘晔花的时间更多,而且大部分时间肯定都被郭嘉用于微调上。郭嘉肯定要设定一个最高,最远,最完美的投石抛物线出来。
第343章 画家郭嘉
或许这是一种完美主义者思想,或者也只是单纯的强迫症,但人总是会有这种追求完美的想法。就好比玩游戏的时候,要是有几件分不清楚好坏的装备,你不一件件试着把最好的搭配给找出来,你是绝对不会甘心的
郭嘉正是知道自己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他压根就不去碰这种东西。要是他真跑去研究这种事情了,到时候郭嘉才真会忙得什么都顾不上了呢。
“不懂就不要乱说你知道投石车有多大,有多难造吗而且造出来的话,又如何实验你难道认为这种东西出现的时候不会引起恐慌不会直接就被官府给抓起来”刘晔顿时叫道。私自研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种事,无论在任何年代,都是一件禁忌之事吧。
而且你私下里研究也就罢了,竟然还要跑出来做实验,这不是要闹得人尽皆知是如何
“我让你直接造一个真的出来了吗你就不会先造一个小的出来,就像小孩儿玩的玩具一样。在此基础上不停的改进,等合适的时候,再按照比例放大不就行了”郭嘉理所当然的说道。
听了郭嘉的话,刘晔顿时眼皮一跳,却是根本就没有想过这样的情况。不是不够聪明,而是没有那种意识。古时候的人都比较实在,说做实验,完全就是当真的在做。比如神农尝百草,到了现代,就全变成小白鼠尝百草了。
所以刘晔虽然不是不知道这种东西一定要以实际为主,光凭理论那只是纸上谈兵。但因为操作起来很难,于是刘晔就直接放弃了。却是完全没有认真去想过,还有这样取巧的方法。
如今被郭嘉这样说起,刘晔顿时有些尴尬的脸红了,不过还是死要脸皮的反驳道,
“那怎么可以,合适的材料才是最关键的。小的投石车,只要随便找个竹条就行了,而大的投石车又哪来这样的竹条而且就算真的能够找到合适的材料,小的投石车很容易就拉动了,但大的投石车说不定很多人都拉不动呢”
虽然刘晔是在给自己找借口,但不得不承认,这些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在这个时代,材料可是非常重要的,很直观的一个例子,就好比弓箭,所有人都知道是怎么造的。但使用的材料却是很大程度决定了射程。郭嘉如今因为有接触过,就很清楚,不单是弓的问题,包括箭也是,木头的好坏轻重非常重要,如果是那种轻飘飘的木质的话,就算是吕布,那也射不了多远,更别说保证准心了。
所以在古代,想要建造一些东西,可不是单纯的根据完美的设计图去寻找材料,而是根据现有的材料,尽可能找出合适的设计图出来。这一点倒是郭嘉先前忽略了的关键点。要不然就算他把黄金比例研究出来,最终也会因为材料的限制,或许只能建造很少的几个出来,或许压根就存在于幻想当中。
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当曹军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兴致勃勃的按照郭嘉的设计去生产之后,最终却发现这种东西完全不科学,到时候,郭嘉必然会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就算是曹操,估计也不得不认他的罪,贬他的官,以安抚其他人的矛盾。
还有,就是力道问题了。或许在其他方面,可以按照比例放大,但在古代,可是无法测量力道的。那么又如何根据小的投石车,来判断大的投石车应该用多少人来操作拉动呢人力的问题,便利性的问题,这也是实际操作时不得不考虑的地方。
“哟,不错嘛。看来你还是挺懂行的嘛。”郭嘉拍了拍刘晔的肩膀赞叹道,“不过,你这种东西,实在是不够直观啊。”
郭嘉把刘晔给他的竹简都放了下来,然后随便拿了根木棍,找了片沙地写画了起来。本来刘晔还以为郭嘉是要写什么字,结果却发现是一个奇特的图案。
“看得懂吗”几笔画完之后,郭嘉开口问道。
“这,好像有点”刘晔歪着脑袋,左边看了看,右边也看了看,毕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东西,实在是有些考验思维能力。
“这就叫做正方体,就是骰子那样的形状。”郭嘉解释道。
“是吗”刘晔又认真的看了看,带着现实的事物,发现果真非常形象,“没想到郭大人竟然还擅长书画啊”
刘晔情不自禁的感叹出声来,毕竟古代的书画就是这样,随意几笔能把事物的神态描绘出来,这就是优秀的画家而郭嘉如今也是随意几笔,就把这种东西立体得描绘了出来,简直称得上是某独特画风的开山鼻祖了嘛
随即,郭嘉又画了几个圆柱体,锥形体这样的东西来,看得刘晔的眼睛又逐渐爆发出了神采来。嗯,这一次显然已经不是要在沉默中爆发的神采了,而是刘晔真的对郭嘉这种新奇的东西感兴趣了起来。
如果说,之前的刘晔是被逼的,或者带有目的性的去做这件事,那么现在,刘晔就是带着好奇,主动想要去研究探索了。
同样的工作,有时候换成不同的方式,往往就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之前的刘晔,只是枯燥的从书本变成书本,这边是文字,那边也是文字,所有的一切都是用写的,剩下的全部都在脑子里幻想。
这样不但给大脑增加很大的压力,也会让人感觉非常乏味无趣。就好比郭嘉当初给黄月英留的那道题,如果真一个个去算,绝对是能够把人给逼疯的。最让人气恼的,绝对不是工作时间太长,而是一直反复做同一件事情
而郭嘉如今的这种图解方式,不但能够把刘晔的思维具象化,让人更容易思考,而且也能起到暂时记录的效果,解放大脑的压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造创新上。
“郭大人,您,您果真是世间奇才啊再给我几天时间,在下一定会把最佳的方案给设计出来的”刘晔略带兴奋的说道,脸上的疲惫也已经消失不见。果然,被迫去做一件事情,跟主动去做一件事情,人的态度变化是非常直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