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4(2 / 2)
大象眼睛被蒙,耳朵被堵,不等于它没有知觉。那巨大的爆炸声在象群里炸响,周围火光冲天时。大象终于惊慌掉头,转身反冲向自己的阵营。
黎军本来一片混乱,发现对方阮军阵型被大象冲乱时,发出一片欢呼声。这些人打不了逆风战,顺风战还是很拿手的。
黎军士气高涨,呐喊着冲向阮军。
阮光也不愧是个大将之才,他立刻命令士兵让开通道,放溃散的象群南逃,再重新整队迎战黎军,只是秦关不可能错失良机,给他再次整队列阵的机会。
南征军火枪阵列队,整齐跑步向前,奔跑数里路队伍几乎不乱,迅速展开,对阮军实行三段射。
阮军从来没有遇到过,对手全是火枪的战法,火力密集凶猛,连绵不断,不一会阵前就躺下数百具尸体。与士兵折损相比,这恐惧感才是最可怕的。
阮光本打算撤回营寨,但是突然身后的营寨也火光冲天。
原来是白岭南的东南方向的那支部队,已经冲进了阮军营寨后方,也不恋战,只是到处放火。
阮光一看大势已去,也不得不带领手下数千精锐,绕路向西南逃离,只留下数千人断后,其余阮军全线溃逃。
这时候白岭南已经埋伏到位,濯清针对南洋水师大部分是水兵,战力不强,战斗意志也不坚定的客观条件,给白岭南制定的是两翼伏击,中间留小通道,让阮军南逃。
虽然这让歼灭战变成了击溃战,但是若是打歼灭战,白岭南如果没有能堵住对手,有可能把南洋水师搭进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濯清可不敢冒这个险,这是基于对南洋水师的战斗力低下,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制定的。但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敌人若有一线生机,就会继续逃跑,而不会殊死搏斗。
白岭南自然对濯清的安排言听计从,在阮军南逃的几条路上分段伏击,每次争取杀伤一些敌军即可。
阮军现在成了惊弓之鸟,只要经过山谷,就有风声鹤唳的感觉,似乎到处是南征军的伏兵。
阮光也是精疲力尽,逃了一整天,人困马乏,紧跟着手下只剩下不到一千人。大部分阮军溃散在几十里的范围内。
阮光有点想不明白,敌人怎么会出现在自己身后。
本来如果战阵失利,他只需退回营寨即可,大不了固守待援,没想到身后出现大量华夏的士兵,两面夹击之下,自己不得已南逃。
而敌人似乎早有预料,一路都有埋伏,自己逃一段就会被伏击。
突然,阮光脑中一个可怕的念头浮现,对面的黎军恐怕也是华夏军所扮。
这本身就是一场阴谋,而策划这一切的,必然是那个担任赐婚使的华夏王爷。这样的话,自己的王兄也有危险。
阮光脑筋迅速开动,他对安南的地形非常熟悉,他果断做出了决策。
他让手下大部分士兵向东南海边逃跑,自己则带领几十名心腹,躲在山洞里,等白岭南的人马追踪离去后,阮光才向西南迂回,逃往黎城。
白岭南对地形也不熟悉,只能盯着大队的人马追击,一路倒是抓了不少俘虏,但是始终没能发现阮光的下落。
直到白岭南把最后那批,少于五百人的阮军士兵,全歼在海边时,才发现阮光并不在内。
白岭南发现自己上当,心急如焚,就怕阮光已经逃回黎城,那对濯清的计划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他只得一面向濯清、秦关汇报实情,一面掉头向西搜捕阮光。
就在阮光和白岭南斗智斗勇的时候,濯清在黎城里也做好了准备。
濯清借口小年需要祭灶,邀请阮文来行宫吃探春做的灶糖。
濯清在拜贴中写道:华夏古语有曰,“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我们北方都有吃灶糖的风俗,望王爷赏光前来品尝。
灶糖其实就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阮文手下文官都说,华夏北方确有此风俗。
阮文其实不想去驿馆,他为人谨慎,也怕一不小心被濯清给设计了。
只是大婚的日子定在正月初八。即便濯清不邀请你去吃灶糖,只是协商婚礼事宜,自己好像也没什么好的借口推辞。
就在阮文踌躇不决之时,突然有侍卫来报,阮光大将军到了城外,因为天色已晚,守城士兵不敢轻易放他入城。
阮文大吃一惊,阮光带领三万大军北上支援谅州,多日没有情报传来,自己派了几拨斥候,也都杳无音信。
正在担心之时,阮光现在到了城外,肯定是败了。
阮文立刻让人去放阮光进城,自己则穿戴好了盔甲。
第一百三十五章 五星东方利中国
阮光衣衫褴褛,像个叫花子,手下只剩下了十几个心腹,其他人不是战死,就是被俘,要么就是逃跑了。
阮文也没想到自己三万大军,一下全军覆没。从前期情报看,没有听说侧翼被黎军攻占,敌军从哪里绕行过来的呢
阮光将自己的怀疑告诉阮文,又说道:“北边那个来和亲的小王爷,肯定不是个什么善茬,这事说不定就是他谋划的。”
阮文之前只是怀疑濯清有诈,现在阮光的后方出现华夏的军队,阮文认定那濯清至少是同谋,甚至就是幕后主谋。
这时候天空飘起了细雨,阮文高兴道:“天助我也那北静郡王带的都是火枪,现在天空已经开始下雨,我们就乘此机会,一举拿下驿馆,杀了这群侵略者。那公主带来的侍女,到时候人人有份。”
阮文手下将领都嗷嗷大叫,那些都是比安南女人好看的多的女人,而且个子也更高,皮肤更白。
就在阮文整顿人马之时,濯清发现阮文迟迟未来,这时候白岭南的战报也送来了。
濯清当机立断,立刻让五百御林军前去夺取城门,三百多侍卫则埋伏到王宫前往驿馆和黎城北门的必经之路两侧屋顶。
濯清亲自带着丽娅等一百女侍卫,把驿馆门前用棉布和丝绸做成简易工事,屋顶则留一些枪法较好的士兵,准备狙击对方的将领和火炮手。
濯清在驿馆楼顶用望远镜察看王宫外的情况,发现王宫侍卫果然在集结,濯清对乌聪儿耳语几句,乌聪儿领命下去。
濯清让侍卫释放三支烟花,这是给埋伏在城外码头,福船上的隋远发出进攻信号。这也是五百御林军斥候营,进攻城门的信号。
斥候营不仅要夺取城门,还要顶住对方的反扑,守住城门要隘。
斥候营跟随濯清从汉中山区剿匪开始,经过铁网山平叛,直到铲除白莲教,都曾立下赫赫战功,这也是濯清把夺取城门,这个最重的任务交给他们的原因。
斥候营来到城门口时,城门早已经关闭,黎城是一直实行宵禁的,何况现在是国王筹备大婚的时期。
守城士兵用安南话大喝:“什么人不许再靠近,不然放箭了。”
斥候营主将刘铭,原是濯清的王府侍卫,后调任斥候营做副将,张平升职后,他就成了主将。
虽然斥候营只有五百人,刘铭的品衔却是正五品千户,可见濯清对斥候营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