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9(2 / 2)
孙行摇了摇头:“不是,准确的说,我是一名修真者。”
听到孙行亲口说自己是修修真者,蓝华微微点了点头道:实不相瞒,我们蓝家其实乃是世代的修真家族,传到吾辈已经足有近万年。”
“近万年”孙行有些惊讶的看着蓝华,如此说来这蓝家传承要追溯到近万年以前了,这可比修真大陆一些门派的成立时间都要长。
“没错。”蓝千烨点了点头,接着蓝华的话说道:“其实这件事是我蓝家的大秘密,本来并不应该对外人说的,因为这关系到我们蓝家的修真之路,不过既然你也是修真者的话,那应该就没问题了。”
“等一下前辈,可以先容我问一个问题吗”孙行看着蓝千烨,开口问道。
“可以,你问吧。”蓝千烨点了点头。
孙行说道:“我们华夏不是只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吗而你们蓝家怎么会有近万年的传承”
蓝千烨摇了摇头道:“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那是只是在一般人的眼中罢了,华夏的真正历史有多长,没人能说得清。”
孙行闻言一挑眉:“哦这是怎么一回事”
蓝千烨说道:“孙行,你先稍安勿躁,你问的问题跟我们接下来要说的事情是有联系的,我慢慢跟你道来。”
“好。”孙行点了点头,有关华夏的历史他早就在燕京的图书馆里看过了。这五千年的历史,上到三皇五帝,下到近代民国,并没有什么漏洞,或者是对接不上的地方。可是包括鬼门关里的阎心远,再到现在的蓝家,传承都是以万年记载的,这跟华夏的历史非常不符。万年前的华夏应该是石器时代才对吧,那时候地球上的人类应该还有一些人猿的气息,怎么可能会有传承,更别说是修炼了。
第七百二十七章 消失的历史 1
“根据我们蓝家的族谱记载,我们蓝家的第一代老祖可以算到九千七百年以前,根据祖上留下的一些资料显示,当时的地球并不是像现在这样的。”蓝千烨开始说起了蓝家的事情。“当时的地球,天地间灵气充盈,甚至连一些鱼,鸟,走兽都可以修炼。”
“连鱼鸟走兽都可以修炼”孙行惊讶道,如果真是这样,那岂不是跟修真大陆没多大差别了吗甚至很有可能还超过了修真大陆。
“没错。”蓝千烨点了点头。“根据我们蓝家祖上留下来的资料,确实如此。”
“那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孙行有些不解,这应该关系到地球古怪的天地规则。
蓝千烨摇了摇头:“这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我想这应该跟那段消失的历史有关。”
“消失的历史”孙行好奇的看着蓝千烨。
蓝千烨说道:“刚才你不是问我为什么华夏明明只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可我们蓝家的传承却是上万年吗事实上,真正的历史是没有人能够说得清的,因为我们没有办法真正的回到过去,所有的历史都是推测而来的。
说起华夏的历史,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华夏是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实际上,这五千多年的古国重点在于文明两个字上。实际上,再往前推溯,一直推溯到原始社会,可以延伸到一百八到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人。
也就是说其实我们华夏的祖先早在一百八十万年前就存在了,那个时候被称作旧石器时代。
可是说起华夏五千的历史,要从盘古,女娲,后羿等诸神的神话时代算起,然后才到三皇五帝,这是非常矛盾。我们都是知道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这三个故事,如果我们华夏的祖先是早在一百七八十万年前的元谋人,那盘古开天的时间应该在一百七八十万年前才对,而并非是五千年前。
如此说来,从一百七八十万年前至今,中间一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们蓝家花了很长的时间,到是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蓝千烨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将目光转向蓝紫琼,蓝紫琼点了点头,接着蓝千烨的话说道:“根据华夏的历史记载,从神话时代开始,之后经历了三皇五帝,从禹开始建立的夏朝,后又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十一个朝代,再到民国,再到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一共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
我们查阅了很多很多的资料,发现有很多地方正史和野史记载了完全不同,我们几乎走遍了华夏,尽可能的去还原历史,发现很多野史,特别是很早以前的野史,记载了事情比正史还要更接近真像。
根据一些野史上的记载再加上我们家族的一些历史资料发现,华夏的灵气是从秦汉开始衰弱的。”
“秦朝,秦始皇的年代,是他统一了华夏,结束了春秋战国时代。”孙行喃喃说道,看过了华夏的历史,除了神话时代的那些人物,孙行印象最深之一的就是秦始皇了。
“没错。”蓝紫琼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西周结束后,迎来了春秋时代,紧接着便是战国。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一个人物是老子。
从老子西出函谷关,再到秦皇统一六国,再到他焚书坑儒,炼制长生不老药,之后再到楚汉争雄。这中间有段历史应该是空白的。”
“空白的历史”孙行有些惊讶的看着蓝紫琼,这段历史他也读过,并没有找到什么不妥的地方。从老子的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再到秦始皇执政,项羽刘邦的楚汉之声,这些的历史都非常的连贯,并没有不妥之处,更看不出来有空白时期。
蓝紫琼说道:“关于秦始皇,我们调查很多。在很多的正史当中都有过暴君的一说,但在一些没有名字的野史当中却有提及秦始皇是一位仁爱明君。这是非常矛盾的,在正史中他修建万里长城、秦驰道、灵渠、阿房宫及秦始皇陵等的规模均极为庞大,劳动举国的人口进行兴修,这些都是他的暴君之举,虽然诸如万里长城对华夏后代大利,但还是被后人说成为了权利可以不择手段。
而在那些没有名字的野史中,秦始皇却被刻画成了一位勤政爱民的圣君,对比之下几乎是两个不同的人。
按照正常的情况,那些连名字都没有野史应该是胡编乱造出来的,可是在这些野史上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所描述的秦始皇都是早期的秦始皇。
于是我们做了一个假设,假设这些野史上面说的都是真的,从而在这些书里面推算出当时他们撰写时秦始皇的年岁,结果算出这些野史的编撰时间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前。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在正史上有秦始皇巡游求仙一说,说是从齐燕来的儒生方士们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不死之药”,服后便可“长生不老”。始皇听了都很动心,幻想成为“长生不老”的神仙。所以便派他们去寻药,可是后来却发现这些人都是骗他